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依靠父亲
□ 高初建

这种依靠,是小时候骑在父亲肩头的踏实感觉,是父亲的人品学识、为人处世的一言一行,以及为家庭付出的牺牲奉献对子女的终生影响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据说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这一天选为父亲节,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等。中国台湾地区仍沿用“老黄历”,还是把8月8日作为父亲节,取谐音之意,也蛮有中国特色。

提到父亲,我总想到罗中立那幅著名的油画。在那个年代,那幅画中的老农民形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生动地表现出一代中国人的沧桑。如果从情感上说,朱自清的《背影》似乎更能打动人。尤其是那一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不知勾起多少人对自己父亲的思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没有“父亲节”,原因很简单,用不着专门设个节日向父亲表示敬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的地位极其不一般,可以说居于家庭和社会的核心位置。在家庭内,父亲的权威性不容置疑。在社会上,老师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官的叫“父母官”,连帝王都自称“君父”。这都是在借助经过固化的“父权”,去模仿、建构、平衡那些较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然而,中国式的“父权”并不意味着当父亲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老舍先生写的《四世同堂》,祁家从祁老人到祁天佑、祁瑞宣,三代人三个父亲,每个身为父亲的人都必须在家庭中、在下一代面前展示自己的责任和表率作用。作为反面代表的冠家那位父亲冠晓荷,则“上梁不正下梁歪”,把亲生女儿带到邪路上,弄成一个汉奸特务。所以,《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明确指出父亲在抚养教育子女方面承担着不容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鲁迅是对中国旧家庭、旧礼教极为反感的,对中国的“父权”相当蔑视。他不认为父母对子女有“恩”,主张家庭应该以幼者、弱者为中心,做父母的只要付出了爱心,尽到教育义务就行了。但实际上,鲁迅并非不把父子之情放在心里。“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能写出这般诗句,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父亲角色是很认真的。只不过,他希望做父亲的应该“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扛住了黑暗的闸门”,“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父亲对子女是否有“恩”?这样的判断可以讨论。但父亲对子女的重要性,恐怕谁都不会否认。古人将幼年丧父称为“失怙”,《诗经·小雅》说“无父何怙?”,这个“怙”是“依靠、依仗”的意思。人们常说“母爱无边,父爱如山”,很形象地将父亲的“依靠”特征描绘出来。这种依靠,是小时候骑在父亲肩头的踏实感觉,更多的是父亲的人品学识、为人处世的一言一行,以及为家庭付出的牺牲奉献对子女的终生影响。至于父亲给子女的究竟有多少是“恩”,哪些是“爱”,需要做子女的自己体会。

美国父亲节的由来,出自一个女儿在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对父亲的感恩。值得一提的是,朱自清在写《背影》的时候,自己也已经当了父亲。“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只有对于当父母的种种不易种种艰难有了切身体会,才会对自己的父亲有更深刻的眷恋和感恩之情。这种感恩,发自内心,天下相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