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用手机中琳琅满目的APP享受打车、购物等便捷服务时,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城市确实更加“智慧”了。随着互联网的强势融入,智慧城市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经济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神州数码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路琨。
智慧城市产业链条的上游主要是硬件设备制造业,提供基础的信息采集和处理设备;中游包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及设备和应用系统集成;下游则主要是运营服务,对智慧城市建设完成的部分进行长期的运行管理,并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
路琨认为,互联网对智慧城市的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互联网正在重构智慧城市产业上游,主要表现为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智慧城市的信息整合和处理方式,互联网应用所需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不再由中下游企业独立采购,而越来越多地由互联网企业提供。其次,互联网丰富了智慧城市的产业中游,主要表现为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丰富了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提供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众多与智慧城市服务相关的APP。最后,互联网还延伸了智慧城市产业下游,让市民有了进入智慧城市便捷的通道和入口。
在智慧城市产业面前,互联网显得十分强势。但路琨认为,谈互联网颠覆智慧城市产业为时尚早。“这是因为按照我们对互联网网络空间三层架构的理解,目前的互联网空间大多停留在信息发布层面,还没有完全进入工作流和数据层面,也就是能让人们把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与互联网对接起来的层面。同时,目前互联网企业的智慧城市布局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下游,以纵向独立的系统和应用为主,侧重于提供服务的通道和入口,并没有从本质上触及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信息孤岛、数据共享、数据开放和流程优化等核心问题。”
目前互联网企业对智慧城市用户的覆盖面还是有限的。“当下,互联网企业的智慧城市用户主要是市民。而完整的智慧城市服务对象还应包括企业和城市管理者,能为企业提供创业扶持、人员培训、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等服务,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公共安全、基础设施、运行监测、综合协调等服务。”路琨说。
如何推进互联网与智慧城市产业的深度融合?路琨认为,“互联网企业应与智慧城市上中游企业加强合作。这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政府应该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数据开放的力度。企业也应该加快创新步伐,敏锐捕捉人们对智慧城市各方面的需求,再通过创新去满足这些需求、打开市场。”路琨说,“现在,神州数码正在筹备全国范围内的数据开放创业创新大赛,第一站已经启动。我们是想通过与地方政府以及高校等机构联合承办比赛,进一步带动政府部门的数据开放和人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