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现在锻炼身体的人越来越多,花样也越来越多,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因为在我的观念里,锻炼身体往往跟生活富裕成正比——假如一个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哪会有心思去锻炼身体呢?还有一个原因,我发现,社会财富越丰沛,老龄化越突出,社会个体的自我价值观越凸显,保健意识也越强。再则,社会越发达,工业化程度越高,环境问题也越引人关注,逼着你要去呼吸新鲜空气。
我住的地方离城市公园很近。那里的风景和设施可好啦,有树木花圃草坪,有碧波荡漾的湖,有花花绿绿的水榭亭阁,有曲里八拐的廊桥,有清新的空气,有安装在露天的健身器材,有铺着鹅卵石的小径,还有舞吧、动物园、假山、游泳池、羽毛球场等等。
一句话,公园对我来说可谓天作地合,我经常早晨一次,晚上一次;悠哉悠哉,好不快活。
并不是我一个人喜欢到公园里锻炼身体。每天早上和晚上,到公园里锻炼身体的人都非常多。主干道上漫步或慢跑的人川流不息,一拨一拨;草坪上做瑜伽的屏息闭目,静若处子;林子里跳集体舞的激情迸发,如醉如狂;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的人汗流浃背,果敢顽强。其他如舞剑弄棍的,做俯卧撑的,练一字马的,赤脚踩石子的,伸腰展肢的,打太极拳的,拍巴掌的,真是五花八门。
不过,也有一些锻炼方式不值得提倡甚至令人担忧。比如走倒步、手彳亍就是例子。
走倒步是在没有视觉引导的情况下往后走,是否会绊倒或跌倒全凭经验判断或偶尔侧过头往后瞟。靠公园南门的一段通道应该是比较宽阔的,有几个锻炼者经常在这一段路上走倒步。一天傍晚时分,我亲眼看到一个走倒步的中年女子在走到一个拐弯处时,竟一个趔趄仰倒在一块大石头上了。原来那是一块搁在道路边的点缀石,她径直朝它倒走过去,结果重重一绊,便四仰八叉地“躺”了下去。好在那坨石头的上方呈半圆形,不然那个跟头也跌得不轻。
还有一次是一个小伙子,走倒步的时候精力不集中,不知被什么东西一绊,一屁股坐到一丛灌木中了。
另外一种令人担忧的锻炼方式就是手彳亍,即用双手落地,两条腿朝上作弯钩状。整个人上下颠倒,用手当脚彳亍,一步一步往前走。因为上下颠倒的同时前后也颠倒了,所以要朝前看必须死劲将颈子往后仰。这样一来不但非常吃力,而且脸涨得发紫,叫旁观者都看得别扭。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是去锻炼,就应该流汗甚至受苦,具体方式也理应多种多样。
在我看来,锻炼身体只是一种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大众化行为,完全用不着去吹毛求疵地强调什么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或者讨论清晨在森林里打拳不科学啦,某某运动容易拉伤肌肉啦,锻炼前最好喝点牛奶啦等等。其实,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只要你有能耐,即便是运动量较大或者运动方式超常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