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6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废为宝”还需机制创新

在迈向“中国制造2025”的新时期,一些高新企业从事的是为硬件服务的软件生产,一些文创企业卖的是点子、创意,这样的“生产”往往是“无形”的,政府相应的政策配套,也亟需更新。

首先,以土地政策为例,目前我国工业用地平均价格较低,政府为了防止工业用地被改变用途牟取暴利,规定通常需要由政府统一收回,按规划统一出让。这把原土地使用权人排除在增值收益分配之外,容易引起抵触。泉州市采用了土地使用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办法,有效调动了各方主体的积极性。

其次,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亟须资金扶持,如果变更工业用地用途需要一次性补缴土地出让金,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阻碍新兴产业发展。泉州市在不违反现行法律的前提下,实施了土地逐年收取年租金的机制。原工业用地使用权人保留原土地使用权,获得工业用地的市场平均收益,而改变用途的经营权人,由政府同意后获得新的土地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减轻了运营公司的投资压力。

第三,节约集约用地不能单纯看行业的平均用地量,而要看相关项目是否符合发展的规律,是否适应当地的环境和资源条件。杭州滨江高新区建立了“以亩产论英雄”的土地利用思路,即用计算单位土地亩产效益的办法,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此,杭州市采取“差别化用地”的方案,重视优势产业,对杭州的存量工业企业进行亩产评估,为每家企业制作一张“成绩单”: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新增用地需求尽量予以满足,反之则不予满足,通过调节用地指标引进优质产业。

从传统制造业转型的角度来看,土地的价格高低最终会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如果以商业地产来定价,势必会抬高产品价格,削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鼓励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对现行管理框架进行合理的再造,适应市场运行的模式,提高运行效率。这一切,需要管理者有打破陈规的勇气和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也需要法律法规的及时调整,更需要全社会对创新“试错”的包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