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通过全面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再上新台阶。据悉,到2017年底,上海全市将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覆盖面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并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运作机制,努力实现“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的目标。这是上海在全国率先整体通过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后持续深化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探索从教育管理走向公共治理、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标志。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是促进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其着眼点在于提升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缩小校际差距。学区化办学是在区县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将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结合统筹,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骨干教师的流动,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学资源有序分享。
教育应以“每个孩子在学校里都能得到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为目标。因此,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共同的学区内实现分享、共建、协同发展是学区化办学的核心所在。学区化办学促进了学区资源和社区资源的融合,强调了在学区内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基础单元,逐步构建了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区域教育体系。
集团化办学是在一个核心机构或品牌学校的组织下,依据共同的办学理念和章程组建学校共同体,让学校规划、日常管理等方面实现共享互通,实现共同体内优质教育资源品牌的辐射与合成。集团化办学重在校际资源的共享。因此,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领域和工作程序是集团化办学的制度保证。一方面,集团不是一所大学校,不能事无巨细,都由集团统管。另一方面,集团应把促进各校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共享和开展教学研究作为主要任务。
据了解,2014学年开始为上海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先试阶段;2015学年起进入全面推行阶段;到2017年年底,全市将基本形成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