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创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6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岛技术市场:激发主体活力促创新
本报记者 刘松柏
图① 在青岛技术市场,首届科技成果拍卖会上,有9项科技成果推向市场。

图② 技术经纪人路演培训现场。

图③ 青岛技术交易市场综合服务大厅。(资料图片)

走进青岛高新区创业大厦B座二楼的技术市场交易大厅,偌大的电子显示屏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在这里挂牌交易的技术,包括技术名称、项目所有人、推荐机构及转让价格等信息。

青岛技术交易市场总监张德震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青岛的“一网一厅”(蓝海技术交易网和技术交易服务大厅)如今已吸引了60多家服务机构入驻,基本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主题、月月有专场”。截至目前,青岛技术交易市场举办各类技术转移促进活动800多场,参加机构1000家次,参加人数1万多人次。

一度发展缓慢的青岛技术市场为何如此爆发式增长?曾经并不活跃的服务机构为何如此激情高涨?青岛又是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创新创业的?

服务畅通供需对接

从科技成果发布到成果鉴定评价,从成果的知识产权服务到投融资咨询,科技成果转移的各个环节都有着服务机构的身影

对于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朱兆友来说,最近一两年,他可是赶上了好日子。去年2月,他的一项科研成果不仅卖出了150万元的好价钱,而且至今已在多个公司得到了转化应用。

朱兆友的这项技术名叫“含乙醇工业废气资源化处理技术”,2009年申请了专利。“利用这项技术处理含乙醇废气,每年可回收乙醇1500多吨,治理含甲苯废气,每年可回收甲苯800多吨。这对于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治理雾霾意义重大。”朱兆友说。

然而,就是这样一项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的好技术,过去几年中却一直待在深闺。“技术方不懂商业模式,需求方对技术不明就里,信息不对称是科技成果交易不活跃、技术转移不顺畅的主要原因。”张德震说。

如何抹平供需之间的信息鸿沟,青岛的办法是坚持“市场配置科技资源、利益驱动创新创业”,通过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让社会化服务机构转移转化。青岛恒佳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2月,在青岛首次科技成果拍卖会上,恒佳伟公司拍下了朱兆友的这项技术。“我们通过技术集成、熟化和二次开发,现在已在明月海藻集团、聚大洋海藻集团的多个车间得到了应用,并且实现了赢利。”青岛恒佳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斌说。

“成功拍下这项技术,得益于我们对技术的了解,以及对市场前景的把握。”赵斌介绍,拍卖前,公司就已对该项技术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对技术成熟度、技术优势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了如指掌,同时与课题组的教授也很熟悉。“当我们将这项技术与企业对接时,企业看到我们提供的可行性报告,看到他们关心的投资回报周期、技术的经济价值等问题一目了然,立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据了解,目前恒佳伟公司与日照、潍坊、泰安等地的食品、制药、精细化工企业建立了合作意向;与中科院合作的另一个项目也已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地,而且还参与了新项目的投资。

张德震告诉记者,目前青岛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从两年前的8家增长到90家,技术经纪人也达到284人。

市场的活跃,促进了青岛技术合同交易额水涨船高。2013年,青岛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近40%;2014年交易额达到60.5亿元,同比增长70.9%,创历史新高。

政策催旺科技服务

青岛技术市场的繁荣和技术交易的活跃,是转变政府分配资源,采取多种举措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主动“输血”的结果

青岛技术市场技术中介机构活跃、技术市场兴旺的背后,是理念的改变,也是政府部门主动“输血”和“割肉”的结果。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姜波介绍说,2013年以来,青岛转变政府分配资源、行政主导项目观念,采取多种举措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让市场配置科技资源。

2013年底,青岛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技术转移机构的补助政策,将补助范围从单纯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扩大到整个行业,同时还对技术转移双方(需为本地高校院所或企业)进行补助。“我们每年都要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服务效果、服务质量及其对行业的贡献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补助的重要依据,连续两年不合格,取消其资质。我们已经累计取消了6家机构的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行业资质。”张德震说。

除了政府的扶持政策,技术转移机构也得益于科技主管部门的“自身割肉”。“培育技术交易市场,真正让市场来配置科技资源,政府就要做小。”张德震告诉记者,“我们的第一刀就是从2013年9月1日起取消技术合同登记费用,并放开了技术合同登记点。”

科技主管部门身上的“肉”不只“割”了一次。一年多来,青岛科技局又相继下放了技术转移机构的认定,并将科技成果鉴定向社会机构放开。“市场是非常灵敏的,政府每出台一个政策,每从身上‘割’一次肉,都会从市场那里得到迅速积极的反馈。”张德震说,取消技术合同登记费用后的两个月,青岛技术交易额每月增幅都在60%以上,而技术合同登记点,也从前年的1个增长到14个。“以前,技术成果转移的方方面面都要找政府,现在不用了,高校院所和企业只要通过社会化科技服务就可以完成成果的转移。”

政策的扶持让科技服务机构有了安身之本,像“恒佳伟”这样第一批“吃螃蟹”的服务机构,也通过市场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输血”和“割肉”让技术转移机构“动了起来”,但青岛服务机构小散弱的现状制约了科技服务的有效提供。“动起来”之后,还得让服务机构“立起来”。技术经纪人培训,便是其中重要一环。

据了解,2013年以来,青岛技术经纪人培训已举行了8期,接受培训的人数超过400人。第八期学员张瑜在参加完培训后写道:“技术经纪人培训让我正遭遇的困惑、瓶颈、问题迎刃而解,原本举步维艰的工作变得豁然开朗,真有一种拨开雨雾见月明的喜悦!”一大批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才投身技术经纪人这项事业,汇集更多人的智慧和热情,不断完善科技成果挂牌、拍卖等集中公开技术交易规则,不断创新“TMC主协调人”规则、“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国合伙人”计划等科技服务机制。

张德震说:“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打造一支符合‘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有效提升青岛的技术转移转化能力和水平。在成功举办了威海市和吉林省的技术经纪人培训之后,我们也迈出了跨区域科技资源整合和社会化服务联合的步伐。”

规则激活市场活力

政府出台宏观政策,行业平台负责组织实施,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公平竞争,青岛技术交易“小政府、大市场、强行业”的格局渐渐清晰

如今,壮大起来的行业平台开始为自己“立规”。2014年6月,青岛技术交易市场正式推出科技成果挂牌交易规则,规定成果挂牌前,应由推荐机构进行确权、技术评估和市场分析等工作,确保挂牌项目知识产权明晰、技术成熟度高、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这项举措在全国开了先河,演绎了技术转移的“加速度”。规则推出后的前3个月里,挂牌项目达208项,实现交易42项,交易额3997万元。

从市场中诞生的规则,反过来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此,青岛中天智诚科技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云志有切身的感受。“科技成果挂牌交易,我们开始不是很接受,”王云志说,但随着交易规则的实施,切切实实得到了收益,“我们挂牌的三个项目不仅成交,而且交易时间比以前大为缩短。”

王云志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从事技术交易,最大的阻碍是供需双方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不信任,而挂牌交易这种正规透明的推介方式、完善规范的挂牌规则、严谨的操作流程、完整清晰的法律文书,让供需双方对服务机构产生了极大的信任。“在挂牌交易模式下,各方的权利义务都是透明的,三方都愿意去维护,因为自身的权利都得到了保障。”王云志补充道。

青岛技术交易市场总监张德震表示:“我们今天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推出了这套成果挂牌交易规则,让社会各界一起来用、一起来完善,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挂牌项目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相衔接的制度创新等很多问题,坚实地迈好后面的第二步、第三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