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时节,塞外山城承德迎来了最美的旅游季节。游承德,必游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因为“一座避暑山庄半部清朝历史”,这里不仅建筑风格多种多样,精美绝伦,让人流连忘返,更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亲自在山庄午门上题写了“避暑山庄”门额。伴随避暑山庄的修建,周围寺庙也相继建造起来。营建历时近90年。
如果认为清康熙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只是单纯为了享乐避暑,那就大错特错了。避暑山庄从修建的那一刻起,就摆脱了单纯玩乐意味。清初开始,清政府为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内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康熙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展示国力、固边守防之目的。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l座行宫,热河行宫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避暑山庄的每一步,似乎都踩踏着300年前清帝的足迹。康熙、乾隆皇帝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避暑山庄度过,一些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乾隆在这里接见并宴赏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以及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等重要人物,还在此接见过英国、朝鲜等访华使团。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一度成了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
一位叫做柳得恭的朝鲜使者曾在书中写道:“康熙皇帝修建避暑山庄,实质是为了巩固边疆,在承德对少数民族实行一整套怀柔笼络政策。这里明明是皇帝施展权术的地方,可是皇上却偏偏使用‘避暑山庄’一词,从中丝毫看不出任何政治痕迹,似乎使人进入了一个富于闲情逸致的环境,好像一层薄薄的轻纱,掩盖了政治统治的实质,叫人看后产生一种轻松的感觉,可见康熙用心之良苦。”
承德民间有“热河化兵”的传说。当初未建避暑山庄时,有位总兵上书康熙帝,请求拨款修建长城,以固边防。康熙不同意,认为国家要太平,关键在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后来,随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修建,热河小城也逐步形成。只是与其他古城不同的是,这里虽无险可守,却不曾建城墙城门,也未曾刀兵相见。在后来的300年间,中西方学者不断探寻与争论,多次触摸到避暑山庄的神秘面貌的一角,不断地靠近“和合文化”。
“修一座庙宇胜养十万雄兵”。避暑山庄周围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每一座建筑及其背后的故事也都是实现和合、争取和合的历史见证。如普宁寺是纪念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反动头目达瓦齐的叛乱而建;普陀宗乘之庙是为接待少数民族领袖而建;安远庙是为由新疆伊犁迁往热河的达什达瓦部而建……
这是避暑山庄不同于其他皇家园林的特点。可以说,避暑山庄是因“和”而修,外庙是因“和”而建,承德是因“和”而兴。
改革开放以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已经连续实施了3个十年整修规划,清理古建遗址5000平方米,修缮古建筑3.62万平方米。“现在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周边环境和原来相比好得太多了。”今年87岁的尹忠老人,从祖辈算起有7代人都生活在避暑山庄城墙边上,对避暑山庄内的一草一木,都感到格外的熟悉、亲切。在他的眼里,避暑山庄一天比一天变得更美更好。“原来避暑山庄内很乱,有什么加工场、动物园、停车场、儿童游乐场,还有周围的破旧民房跟山庄风景极不协调。近年来这些东西都被拆除迁走了,再现了当年风貌。”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金字招牌”,但是如何让它发挥世界遗产的“文化效力”?
“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效力。”承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庆祥介绍。现在来承德的人,已经不仅为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的人文之美而震撼,也为蓝天白云、山水风光的自然之美而陶醉,更为乡土风情、民俗风韵的传统之美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