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精湛医术赢得好评
——记参加尼泊尔地震救援的重庆医大附属医院医生罗小辑
本报记者 冉瑞成 通讯员 徐小双

5月27日晚8点,记者在医院外科楼见到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罗小辑。他留着平头,穿着在尼泊尔震区驻守时的服装,陪在他身边的妻子说,他们这是刚参加完医院的庆功会回来。

作为第一批出发的救援先遣队员,罗小辑和同事们5月6日从重庆出发,经拉萨转机后到达尼泊尔加德满都机场,再换乘汽车,经过连续跋涉20个小时到达地震重灾区杜力克市。

在救援现场,罗小辑所在的帐篷医院收治的第一位病人叫沙拉特曼。沙拉特曼在重建地震毁坏的房屋时,被铁瓦划伤了3根手指。经罗小辑检查,沙拉特曼屈指肌腱断裂,需要进行手术。然而帐篷医院条件有限,没有手术台,只能拿行军床当做手术台。正常的手术台有一米高,而行军床的高度只有50厘米。罗小辑和他的队友只能选择跪着做手术,经过1个多小时,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沙拉特曼的手指当时就可以活动了。

5月12日,尼泊尔发生7.5级余震。余震后,医疗队的工作压力陡然增加,当地最大的杜力克医院再次人满为患。经国家卫计委和中国医疗队批准,罗小辑作为中国专家进驻医疗中心杜力克医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一起救治伤员。杜力克医院是当地的医疗中心,负责周边14个区,100多万人口的重症患者救治工作。“通过平时与杜力克医院医生和国外医生的合作与沟通,我的语言和临床水平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在这里我指导了一例复杂的手术。”罗小辑对记者说,5月14日,杜力克医院来了一位70多岁的患者,经诊断为腰椎骨折后引起下肢麻木,右脚不能走路,有一块骨头积水压迫导致不完全瘫痪的神经症状。罗小辑指导他的队友通过减压、稳定等治疗手段,经过手术后患者神经输出就有所恢复,其精湛的医疗技术得到杜力克医院和各国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在医疗队中,他担任住院组组长。他安抚队员、鼓舞士气,团结大家拧成一股绳,坚持开展救援工作。震区骨折病人占到绝大多数,在18天里,他做了近20台复杂的手术。他和队员们采用多学科协同会诊,共同制订治疗方案,保证了战地医院零死亡。

除了医疗工作,罗小辑还承担了对外联络官和翻译工作,负责协调与尼泊尔政府、军方、警察以及民间等各方联系,为医疗队顺利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对外工作中,他坚持国家利益、有礼有节、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展现了中国医务人员的风采,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记者在罗小辑的工作汇报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当我胸前身披国旗的那一刻,一路上国旗就是通行证,路人为之侧目,人的一生能有几次身披国旗为国效力的机会?我想起一位先哲的名言,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什么,要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在国旗的感召下展现所有的美好和勇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