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做党的好女儿
——记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

《白毛女》让她一举成名,《党的女儿》为她一生定下基调——她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

如今,“白毛女”已是满头银发,“党的好女儿”却依旧年轻——

这些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离休干部、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各大文化机构纷纷请她当嘉宾、任评委、做访谈;各大慈善公益组织将她看作“自家人”;网民们为她点赞的文章比比皆是……纷繁世界中,田华始终坚持一个主旋律:永远做“党的好女儿”。

1940年,12岁的田华加入抗日队伍,16岁就入了党。从那时起,无论是参加演出、拍摄影片,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田华都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是正能量的活动绝不参加,不是主旋律的影片坚决不接,就是大导演找上门来,她也一口回绝。

只要是应承下来的活动,她都认真准备,有时十几分钟的节目,她往往要做好几天的功课。她说:“演员身在名利中,要心在名利外,始终靠一流演艺赢得掌声,靠艺术实力打造精品。”

田华从不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个人谋私利、为儿女谋出路。田华的长子面临职务晋升时,有人给她出主意,提醒她借自己的声望为儿子活动活动。可直到儿子退休,她都没向组织开过一次口。“我不仅要做一名好演员,更要做一名好党员、好军人。任何时候都要相信组织,管住自己,不然,就不配做‘党的女儿’!”田华说。

1990年,62岁的田华正式离休,她向领导和同事表态:“虽然已经离休,但党员永远没有‘休息’二字,我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为党和人民服务。”

每逢重要节日、重大演出、行业活动、赈灾义演,田华“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彩排现场,左手骨折的田华打着夹板跟年轻演员一起扭秧歌;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办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排练中,她腿部骨膜炎急性发作,靠止痛片坚持下来;解放军总政治部系统举办《强军战歌》歌咏活动,3个单位请她出山,田华都爽快地应了下来,那一阵,她每天排练都要转换几次场地,不停地更换服装,一天下来浑身都散架了,但第二天她又精神抖擞地站在舞台上……

晚年的田华,最欣赏的是龚自珍的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满腔热情地为青年人的成长成才躬身为桥,立身为梯。早在1996年,田华就创办了“田华艺术学校”,请来知名的老艺术家们为学生传道授业,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从这里脱颖而出。

20多年来,田华记不得回绝了多少公司和厂家。圈里人都知道,“田华不接广告”!

田华说:“我是人民的演员,我要为人民服务,不能为人民币服务。我该拿的是我的工资,其他不属于我的绝对不能要!”

“挣大钱”的活动找不到田华,“不挣钱”甚至“倒贴钱”的活动,她却主动要求参加:中国文联主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她积极参与;汶川、玉树、芦山等抗震救灾义演活动处处留下她的身影;在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江西老区遂川县慰问演出时,她发着高烧坚持登台演出,结果刚完成任务就昏迷过去,被送往医院。

“人民养育了我,我要还艺于人民。”常怀感恩之心的她,总是想方设法回报社会。

作为“山花工程”执委会授予的“爱心大使”,她和年轻人一道翻山越岭,把书本、文具和学费交到山娃手中。每次遇到特困家庭,她都把兜里的钱拿出来接济乡亲。

田华把满腔热情倾注到公益事业上:中华环保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顾问、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形象大使、中国榜样公益爱心大使……从这一个个头衔中,可以更好地读懂田华。

(刘国顺 安普忠 张汨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