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北烈士纪念馆
向黑土英魂致敬
□ 倪伟龄
图1为东北烈士纪念馆外景。黄力辉摄

图2为东北烈士纪念馆内“伟大母亲 赵一曼”展厅。 黄力辉摄

图3为东北烈士纪念馆早年老照片。黄力辉摄

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有一条以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的名字命名的街道“一曼街”,街上有一幢典型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乳白色的大楼正面矗立着六根雄伟的克林斯廊柱,整个建筑雄伟壮观。这里就是全国建立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

在馆内“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展区内,很多参观者静静肃立在一尊洁白的塑像前,聆听耳边播放的那封家书,禁不住流下热泪。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家书。在她被捕后,日本军警对她用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受到摧残的她始终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年仅31岁。

李兆麟、杨靖宇、赵尚志……馆内展示的无数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弘扬着抗日英烈绝死苦斗、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激励着华夏子孙为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富裕和世界的和平而不懈奋斗。

历经86年风风雨雨,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大楼历经从魔窟到殿堂的沧桑岁月。1928年6月,当时的北京政府决定在此建设“东省特别区图书馆”。正在筹备开馆期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哈尔滨,这座建筑被伪哈尔滨市政筹备所占用,1933年又被伪哈尔滨警察厅占用,从此成为日本侵略者残酷镇压中国人民的罪恶场所和阴森恐怖的杀人魔窟。在长达14年的抗日斗争中,为反抗日本侵略者而英勇斗争的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在这里受尽酷刑折磨,坚贞不屈,慷慨就义。这幢大楼见证了东北14年沦陷遭屈辱的一页。

据东北烈士纪念馆负责人介绍,1946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人民自卫军进入哈尔滨市,美丽的哈尔滨解放了。为了纪念、弘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东北人民的解放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1947年4月9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成立“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事业筹备委员会”,着手选定纪念馆址,最后选定一曼街的原伪哈尔滨警察厅大楼。为争取早日开馆,1948年6月21日,当时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在《东北日报》上刊登了《征求东北烈士遗物启事》,东北解放区党政军各部门和烈士的家属、亲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捐献了大量文物、资料,为烈士事迹陈列奠定了基础。经过一年半的筹备,东北烈士纪念馆于1948年10月10日正式建成开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革命纪念馆。周恩来总理曾两次参谒东北烈士纪念馆,向烈士敬献花圈,并特别指示“要把烈士纪念馆办好,广泛地宣传革命的历史和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以教育人民”,并书写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题词。刘少奇、彭真、罗荣桓、李济深、郭沫若等百余位老一辈革命家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曾来馆参谒并留下了珍贵的题诗、题词。建馆67年来,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者达3000万人次,被中宣部、教育部、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已成为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课堂。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