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民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疏导排解百姓事
——四川眉山市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本报记者 钟华林 通讯员 吴天昊

如今在四川眉山市司法界,“诉非衔接”这个词很火,简单地解释就是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办法解决矛盾纠纷。这一新机制试点两年多,在眉山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创造了“双低”: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低于四川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信访量也从全国居高位降为四川省内最低。

“‘诉非衔接’是小政府、大社会的一种表现形态,强调利用司法诉讼以外的方法解决矛盾纠纷。”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楠说,“定纷止争、匡扶正义是司法价值所在,但如果所有纠纷都走向司法判决,司法资源反而得不到优化配置,对当事双方也是一场博弈。这就需要建立乡规民约、社区公约、行业规章、行政调解等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眉山市在司法实践中有一个基本共识,对矛盾纠纷提倡疏导排解,对市场可以自发调解的问题不过多干预。

记者到达眉山市青神县法院时,调解员宋文高正起身送走一对还在拌嘴的老夫妻,宋文高告诉记者,“这顶多算是民事纠纷,已连续来了3天喽,他们只听说过打官司的途径,我得解释清楚法律条款和处理办法。要是让他们糊里糊涂地闹上法庭,那我才真是不负责任。”

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调中心法官樊俊认为,老百姓有了纠纷首先想到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只是司法公信力提升的第一步。能否完成司法工作和多元的矛盾纠纷解决办法的对接,又好又快地解决问题才是司法工作的大考。

如果以为“诉非衔接”调解的都是家长里短的人情纠纷可就错了,眉山市在多个行业以及工业园区内部进行尝试,通过行业规章和工会组织发挥作用,解决了大量行业内、企业间、劳资双方的矛盾纠纷。以仁寿县视高工业园区为例,去年成功调解矛盾60余件,涉及金额约2000万元。

“大到原料收购价格和市场份额,小到一个发酵池的修建,都可能引发纠纷,可如果全去打官司,不仅法院受不了,我们的生产也没法进行了。”眉山泡菜行业调解委员会主任蹇清华说,“以泡菜行业来说,原来各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年底一盘算,都是赔钱。现在通过法院调解,行业内部确定一个合适的指导价格,既保护了菜农生产的积极性,又避免了经营成本的浪费”。

这笔经济账与法院院长刘楠的想法不谋而合,“去年眉山各类矛盾纠纷达到71700件,但最终进入审判程序的只有2482件。司法判决少了,司法公信力却提升了。老百姓自然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也必然会信任对其利益负责的人民政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