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机构的“价格战”折射出行业竞争的加剧
◆推动地方债信用评级的良性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和评级机构共同努力
近日,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以8万元低价中标山西省政府债券信用评级项目,而此前不久该公司还以5万元的更低价中标了安徽省政府债券信用评级项目。以如此低的价格获得省级地方债评级项目,引发业内震动。低价中标会否让评级公司收不抵支?在地方政府债务评级需求迅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当前的地方债评级市场现状如何?
“价格战”愈发激烈
记者从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方网站了解到,今年3月份,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购部发布公告称,对“2015年安徽省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机构招标项目”进行竞争性磋商,项目预算为55万元。据介绍,债券信用评级包括1个主体(即安徽省人民政府)和3个债项(即发行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和置换债券),项目总额258亿元。经评审,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以5万元预中标,远低于项目预算。
针对各界对东方金诚是否收不抵支的质疑,东方金诚回应称,招标走的是市场化流程,整个过程公开透明,且在多家机构相继竞标时,不只是东方金诚一家出具较低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在成本方面,由于很多范畴属于公司日常研究,成本被摊薄,因此并不像市场担忧的那样难以覆盖。
2015年的地方政府债务市场可谓增速迅猛,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价格战”也愈发激烈。据一家资信评级机构人士介绍,今年共有36个省市发行地方债,预计发债总额1.6万亿元,包括1000亿元的地方专项债券、5000亿元的地方一般债券和1万亿元地方存量债务置换,而2014年只有千余亿元规模。评级项目大幅多于往年,是信用评级机构敢于叫出低价的原因。该人士透露,今年的地方政府债务评级市场有望破千亿元。
“走过场”心态较普遍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与公共融资评级部高级分析师关飞表示,从金融市场的角度,地方政府发债引入评级意义重大,既是国际市场的通行惯例,也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地方债券融资市场。
“以往,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需要上一级政府来监督和制约,而信用评级介入后,促进了地方政府信息披露,提高了财政透明度,部分程度上解决了投资人和地方政府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关飞告诉记者。
在业内看来,“价格战”虽然属于市场行为,但也折射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评级存在的一些问题。某券商分析师认为,在评级过程中“走过场”心态或许比较普遍。信用评级原本是用来揭示风险的,但在一个违约风险很小的产品面前,评级机构似乎并不需要太多成本去评级,而更多是让各方满意。此外,评级结果与地方债发行关联性不是很强,因此,招标过程中出现远低于预算价格的中标价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信证券分析师杨丰看来,政府债违约概率极低,在这样的预期下,评级本身的实质意义或小于象征意义。只是由于政府债有一定的信用债特征,因此评级的过程是需要的,但评级机构对于政府债违约这样的后果却无需过分担心。地方政府拥有较多资金和资源优势,地方债规模也不算很大,因此偿债能力一般认为是有保证的。这也就是为何地方政府债不论发债地区经济状况如何,都几乎被评为清一色的AAA级的原因。
信用评级机制需优化
早在2007年,国内主要信用评级机构就联合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收费自律公约》,为了规范评级执业行为,确保信用评级市场健康发展,防止无序竞争,根据信用评级工作的成本,明确了最低收费标准。杨丰认为,公约本身约束力不是很强,多家评级机构一起制定的政策,从博弈的角度,很容易就被打破,因此,未来还需要更具约束力的行业行为准则的出台。
业内人士表示,地方债信用评价应当是投资者分析债券发行方信用的重要参考,需要反映地区之间的差异,然而在当前“隐性担保”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承担着“无限责任”,投资者不再需要通过信用评级去考察地方债的风险,因此,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信用评级或许才能体现地方债真正的价值。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推动地方债信用评级的良性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和评级机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在公布债务信息时一定要完整、清晰;评级公司要按照市场原则定价,指标体系、评估过程要经得起市场推敲,而不能受到各方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