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 红
日前,由科技部主导推动的“羲和系统”取得重大进展:手机终端获得室内、室外1米至3米的高精度服务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位置服务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导航与位置服务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市场,有不少创业者也将目光瞄向这个领域。
正在成为“香饽饽”的位置服务市场需求究竟有多大?如何扩大位置服务的深度应用?位置服务市场的应用前景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
记者:随着卫星导航产业向位置服务产业转型,应用市场进一步扩大,请您介绍一下位置服务的理念?
苗前军:位置服务是从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而来,最早是基于传统地图的服务。后来,地图与卫星导航相融合,把位置信息推送给用户,实现基于定位的导航。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提升,以及科技部“羲和系统”的推进,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开始走向大众,拉动信息消费增长。这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服务手段,利用卫星导航、蓝牙、WiFi等手段,实现了室内室外全覆盖,使基于位置的服务得以实现。
位置只是一个信息,它只有和服务对接,或者说准确定位消费需求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比如在公交行业,城市道路经常由于车流量大的原因,致使车辆呈不合理分布。有的路段出现多辆公交车同时进站的情况,而另一些路段,车辆却过于稀疏。针对这一情况,基于位置的车辆调度监控系统能根据位置信息自动生成最优化的行车计划方案,及时合理调派车辆。再比如,在超市购物时,消费者总是热衷于搜寻和购买特价商品,如果将这样的信息做成APP进行室内导航,并每天更新,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将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在位置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市场向更深一层应用,以拉动位置服务消费?
苗前军:众所周知,人类活动的信息有80%与位置有关。不论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还是服务于行业应用,抑或大众市场,核心都在于应用。中国位置网服务联盟(中国位联)去年启动了“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就是以应用为突破口,选定100个城市位置网互联互通,开展100个位置服务应用示范项目,这也意味着北斗民用化进程落地应用在加快。
“百城”应用并非单一产品的应用,而是搭建了一个推广平台,使位置服务应用产品能找到最合适的应用场所,实现将北斗普及到千家万户,普及到日常生活,普及到民生各个领域中。以“百城百联百用”中的“居家养老”项目为例,今年会向老人推广100万个以上的北斗终端,让老人们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再比如,在燃气管网的应用方面,在地面上巡检时能发现地燃气管网泄漏的位置。它可以精确定位到是哪一种压力的管线出了问题。今年,这一应用也会推广到100个城市以上。
记者:请您展望一下未来位置服务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苗前军:随着定位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产业形态的日益清晰,还有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日趋成熟,位置服务应用也将更加广泛。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北斗民用市场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位置服务平台将更加智能化。例如,为物流货运企业提供运输网络优化方案,保证货运车辆的装载率,实现物流货运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还能保障在目标时间内,货运能够及时到达,提升效率。正如孙家栋院士所说,“这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更加有价值”。
未来任何人都离不开位置服务,它是智慧城市最基础的支撑。下一步,在“互联网+”的引领下,面向位置的服务将进一步加强。从“你在哪儿”的静态服务,到“你去哪儿”的动态服务模式转变。此外,位置服务会让用户拥有更舒适更便捷的体验。甚至你只要对着终端“吼”一声,所有需求就会迎刃而解。
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今年位置服务年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导航定位终端社会总持有量有望达到5亿台左右,2020年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导航定位终端社会总持有量超过10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