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茌平信藤纺织有限公司的两条色纺生产线顺利完成72小时不间断试车,公司总经理荆路宽长出了一口气:“我们用近一年时间实现了环保和工艺水平的‘鸟枪换炮’。以前是‘夹着尾巴’生产,现在终于可以挺直腰杆了。”
信藤公司是成立于2008年的传统棉纺企业。近两年,因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公司被茌平县环保局“盯上”。仅2013年,环保局就突击检查了9次,并责令企业停产整顿。是小修小补“穷对付”,还是痛下决心彻底升级换代?“我们感到,政府抓环保绝不是一阵风,企业必须加快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步伐。”荆路宽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去年5月,信藤停产改造。白纺生产线完全拆除,筹资2000万元,上马2万锭彩色纺纱生产线,从年产量3000多吨的白纺转成年产1000吨的彩色纺纱。县环保局副局长王建国向记者介绍,白纺改为色纺后,信藤生产工艺中杜绝了水的使用,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
为了实现“零排放”,信藤除了几千万元的投入之外,两年转产期损失利润3000万元。“不过,早升级早主动,长远好处显而易见,如今我们已站在国内传统纺织行业的高端。”荆路宽告诉记者,彩纺产品比白纺价格高2至3倍,是打开国外市场的主导产品。
“茌平作为山东21个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之一,治污绝非简单关停。对企业来说,污染治理也是‘脱胎换骨’的机遇。”茌平县委书记陈秀兴表示。
茌平县自打响污染治理攻坚战以来,严把项目落地审批关,累计拒批环保不合格项目109个,彻底拆除、关停企业86家。在纺织、造纸、化工、铝及深加工、热处理等多个行业,相继出台了整治提升方案。同时,扶持相关产业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先后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产业技术升级合作协议15项,促使全县180多家关联企业放弃现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革新。全县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企业600多家,累计完成了包括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等18个减排工程,2014年重污染天数下降三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