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现实主义精神复归
□ 韩秉志

2015年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开启了中国电影之旅。而今,电影负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它的思想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实力。用电影传递出正能量、诠释中国梦,所起作用值得重视。

呼唤现实

刚结束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同属现实主义题材的墨西哥电影《暮年困境》和捷克与斯洛伐克合拍的《孩子》成为主竞赛单元“天坛奖”的最大赢家,这一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评选结果,对国内电影创作也有着无法回避的参考意义。

对现实主义题材情有独钟的,并非只有以吕克·贝松为主席的电影评委会。就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期间,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电影回顾展悄然在北京举行。作为开幕影片,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感动无数观影者。影片最后李岷城饰演的游天鸣为已逝的焦三爷吹奏《百鸟朝凤》的场景更是催人泪下。影片动人之处,除了细腻的表现形式和演员娴熟的演技。更重要的是,其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民的心声。

纵观历史,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电影主导性的创作观念之一。当下,中国影视行业正迎来艺术生产的高峰期,涌现出如《辛亥革命》《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钱学森》等一批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

近两年,现实题材和现实主题风格影片的市场表现逐渐摆脱此前的低迷,不断给人惊喜。《观音山》《桃姐》票房均过7000万元,《二次曝光》《白日焰火》票房超过1亿元,《归来》《亲爱的》则接近3亿元票房,打破了“文艺影片不赚钱”的悖论,在获得较高票房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主流院线中的主流制作。

不仅如此,现实主义风格的导演群体也在不断扩张。一些曾经转向风格化大片的导演开始回归现实主义风格。2014年,张艺谋用充满寓意的电影名字《归来》,向人们展示着他的重新“归来”。自香港北上的导演陈可辛也接连创作出“接地气”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此外,为数不少的作家群体、演员、摄影家、美术家等跨界力量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类型。即将在5月上映的戏剧电影《十二公民》,其导演就是曾执导过北京人艺经典话剧《喜剧的忧伤》的徐昂。这些都传递出了一个信号:电影创作正在向现实主义精神复归。

寻找诗意

艺术与商业似乎一直是电影圈争论的话题,毕竟电影产业因广阔市场而兴旺,也需要保留中国电影的艺术标杆,加深对价值观、艺术属性的表达。

2015年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仅用94天就突破百亿元大关,以几乎“一天一亿元”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目前每年拍摄各类影片接近1000部。无论是从电影的产量、票房、影院等方面来看,都预示着中国电影活跃的生产能力。

尽管电影市场一路飘红,但其中却依然缺失于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产业逻辑。刚刚结束的“五一”档电影票房报收6.24亿元,创造历年新高。不过,火爆的表象下却是暗潮涌动,几部反映青春题材的国产电影争议声不断,而两部口碑尚可的文艺片《闯入者》与《念念》,又面临着排片比例少、票房成绩差等问题。《闯入者》导演王小帅更是直言,“这可能是商业电影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

文化产品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是否存在矛盾?在文化学者张颐武看来,票房高低不是衡量一部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同样,搞笑、诙谐的情感传达也可以是主流价值观的一部分。能够抓住当下这个转型时代公众的情感变化,准确真实地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并为观众喜闻乐见,这便是主流价值观的展示。张颐武认为,对文艺作品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追求将为我国刚刚释放的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理想的电影市场需要实现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的共生共存。这就意味着,既要有足够的满足观众娱乐需求的产品,也要有满足观众诗意要求,甚至思想深度的产品。从这个角度说,电影的文化平衡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总体来看,我国电影产业,还在不断地提升中,摸索与观众的匹配度和适应性,商业电影仍处于成长期。如何在精神高度上弥补缺口,创作出既有优良艺术品质又能传达时代价值观的作品,用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梦想,也是中国电影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个时代的观众需要什么,不是具体到买什么票看什么电影,而是观众的内心需求到底是怎样的。”《亲爱的》编剧张冀认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既需要心灵上的安慰,也需要快节奏和信息量的刺激,编剧应该在这些需求的洞察下,写出观众内心需要的东西。

讲好故事

中国电影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增强以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是今后中国电影面临的首要任务。

《绣春刀》编剧陈舒表示,“接地气”不意味着编剧在创作的原始期,就奔着票房去,不能让所有的创作都以票房和观众作为考量标准。编剧应该出于对这个故事的热爱和负责来创作的。

众所周知,繁荣的电影市场,不仅能提升中国电影的话语主导权,而且也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关键是要继续提升国产电影质量,以现代电影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当前社会意识复杂多变,用电影传递出正能量,诠释中国梦,显示出快捷而明确的思想传播与普遍性的意旨,所起作用值得重视。

值得期盼的是,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随着国内影视业不断发展,以及对讲好中国故事的不断探索,我国电影市场依旧被看好。业内预计,中国电影未来有望通过资本、互联网经济和影视产业化布局等市场力量,掀起影视产业链的新变革。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铁东认为,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事资源,若辅之以目前充沛的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切实提升“把好故事讲好”的人才优势,中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必成“新常态”。

电影语言怎样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需要面向市场、面向观众,电影创作需要打破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壁垒,在市场与观众中挖掘生命力。这显然不能简单地迎合市场,而要主动地分析市场的消费构成,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走向,以具备精神价值和商业元素的优秀文化产品把握市场规律、引导市场的方向。

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时,全世界看待中国电影的目光也比较复杂。当代中国电影如何追求创新实践,直面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值得思考。在复杂的目光审视中,无论是“讲好”故事,还是讲“好故事”,中国电影都需要保持文化定力,融合互联网思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电影创作之路,在融入全球电影语境的同时保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