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民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海构建“四位一体”扶贫新格局
本报记者 马玉宏 石 晶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国家“十二五”扶贫开发攻坚的重点区域内。从贫困现状看,青海是全国最典型的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之一,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所有特点。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青海注重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和援青扶贫等“四位一体”的扶贫格局。经过4年的努力,脱贫85.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36.6%下降到2014年的14%,下降了22.6个百分点,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扶贫开发新模式。

专项扶贫重点解决基建

要想富、先修路。专项扶贫的重点放在了解决农牧区道路、水、电、房等基础建设上。4年投资90亿元,行政村道路建设通畅率达82.8%。青海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高,使用效率低,很多偏远地方的道路修了几十里可能只有几户或十几户人家走。为方便群众也为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建好农村公路的同时,交通运输部门发展农村道路运输业,集中力量重点推进连片特困地区及藏区农村客运发展。根据青海村镇分布和人员聚集情况,通过实施区域经营、循环经营、班线延伸等措施,使道路运输的经营模式灵活多样,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到2014年底,全省所有乡镇和82.56%行政村开通了班车。

青海还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在1510个规划村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546项,建立扶贫产业基地676处。根据当地自然特点,发展特色产业384个,建立特色产业基地174处。他们大力推动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围绕经济林木、中藏药材种植、生态畜牧业、旅游业、富硒果蔬等重点扶贫产业,建设省、县两级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园11个,覆盖7个市州的17个县,辐射带动11.34万贫困群众增收。

行业扶贫注重培训技能

在推进行业扶贫中,住建、农牧、交通、水利、林业、环保、教育等多部门协同分工,将生态脆弱、气候环境恶劣、不适合生存发展的群众实施易地搬迁。投入资金15.65亿元,搬迁安置472个村、4.59万户、20.1万人。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投资1.35亿元,在搬迁村扶持发展各类后续产业项目64个,使1.5万户搬迁户从中受益,年均增收超过千元。

在采访中,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主任薛长福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我们单位与省内兄弟单位协同扶贫的同时,每个单位定点扶持一个村。住建厅2012年对湟中县的加拉山村进行了定点扶贫,加拉山村土地贫瘠、气候恶劣,群众靠天吃饭,全村有102户,有82户都是贫困户,其中有4户根本没有经济来源。厅里结合建设单位行业职能,对村民房屋进行了改造,给特困户和高龄老人进行生活补助。与扶贫办联手帮助村民种植中药材,将村里的泥瓦匠和有建筑特长的年轻人介绍到施工单位干活,这样他们的收入有保障了,生活也慢慢好起来了。今年我们的定点扶贫对象是湟中县杨家台村。”

大学生创业,资金是难题。对此,青海省合理利用资源注入资金,发挥大学生的自身作用,去年投入2000万元,与团省委在8个市州的20个县试点,每个大学生注资50万元,通过大学生创业撬动银行资金近8000万元,调动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社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社会扶贫实行从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帮扶机制。省、州、县三级层面,124家单位各定点帮扶一个村;省委组织部门在全省360个乡镇配备了扶贫专兼职干事,开展培训,解决了基层扶贫队伍力量薄弱、人员不稳定、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欠方法等问题;动员社会各类企业335家,落实资金1.7亿元。

海东市是青海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贫困程度比较深。1.3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167万人口。上世纪80年代末,政府顺应海东农民自主创业的传统习惯,积极扶持和鼓励农民走出山门,到沿海地区从事拉面业。目前,“拉面经济”成为海东农民劳务增收第一大产业。当地农民在外开办的拉面馆数量达2.3万余家,遍布全国270多个大中城市,几乎覆盖了我国东中部和沿海所有的市、县、区。从业人员达15.2万人,年经营收入达110.4亿元,实现纯收入35.7亿元。

依据当地资源优势,省扶贫产业园区与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手合作,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黄河沿岸以1万亩土地作为种植养殖基地,将原来撒胡椒面式的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将整村推进分配资金入股扶贫产业园,群众年底分红。目前产业园区吸收了40名贫困大学生发展产业,在旺季时周边农户和贫困户有200人进行锄草、采摘等工作,增强了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办公室主任韩秦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几天科技园区产的蔬菜产品逐渐上市,我们测算了一下,效益很好。”据介绍,青海省扶贫办从初期建设时评估、中期监督到后期聘请第三方审计,资金使用监督非常严格。“我们初步规定农户投入的资金每年以10%—15%给农户固定分红,受益期是15-20年,不管园区赔钱与赚钱,老百姓的股利分红一分都不能少,不能拖。”

重建过后,玉树藏族自治州依据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市区闲置的房屋场地比较多的实际,引进诺布噶琼民族服饰工贸公司、诺布岭藏族服饰加工厂、安冲康巴松宝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中心、安冲白旺藏式精品工贸等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建成民族服饰加工和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核心基地。由加多宝公司捐资1亿元建成青海最大的藏式民族服饰生产基地,去年10月投运,吸纳当地农牧民731人就业。精美的藏族服饰和民族首饰从新玉树成批生产走向成都、色达、拉萨、昌都、那曲和尼泊尔等地,深受市场青睐。

援青扶贫助推全面发展

援青扶贫成为青海扶贫的一大亮点。13家中央国家机关和央企定点扶贫单位2014年落实帮扶资金9000万元,协调引进项目资金40806万元。6个发达省市和37个中央国家部委、央企落实援青项目572个,涉及基础设施、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智力支援等多个项目,助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14年,国家将青海纳入全国旅游扶贫实验示范区、光伏扶贫试点省份,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协调国际农发基金组织,在青海六盘山片区实施国际农发扶贫项目,总规模达7.64亿元人民币。

在辽援小康示范村尼麻隆村,《经济日报》记者看到,一头黑白花奶牛雕塑立在村口,雕塑背面镌刻的文字说明,这是辽宁省扶持的项目,户均奶牛一头并建有牛舍,另建有村牲畜防疫室,户均太阳灶一台,修灌溉渠道、建水浇地、修村卫生室、改造村委办公室广场住房……“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我们这里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民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