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龙江强化农技服务
智能育秧保丰收
本报记者 倪伟龄 通讯员 张文羽

五月,龙江大地分外繁忙,作为粮食生产大省,黑龙江省春耕生产与往年有何不同之处?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发现,今年的种植结构悄然优化,农作物从靠数量取胜向绿色无公害转变,农业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渐成春耕生产主力军。

黑龙江省农委副巡视员李世润表示,今年黑龙江春耕突出调整种植结构和绿色作业两大理念,一方面,增加水稻、马铃薯、小麦的种植面积,适当调减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在双城、五常、林甸等地,落实有机水稻、大豆、杂粮杂豆、果蔬、食用菌的种植面积,带动周边地区向绿色农业领域拓展。

在哈尔滨市双城区团结乡,育园玉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夏尊友正和社员忙着搬运有机肥,他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的玉米播种已经完成,现在准备在大棚里种植有机蔬菜。

水稻作为黑龙江第二大粮食作物,能否按时完成春耕将直接关系到今年粮食能否再获丰收。目前,黑龙江省已建立起标准化育秧大棚90万栋,水稻智能催芽车间1000多个。通过智能化催芽和大棚化育秧,实现了水稻种植标准的统一。此外,黑龙江充分发挥大型农机合作社的作用,全省1161个大型农机合作社将全部机械投入到整地播种作业当中,很多地区都采取“人歇机不歇,全天候作业”的方式,最大程度保证了机械作业时间和效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