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谢元立:
要和高铁较较劲
本报记者 李己平
谢元立在焊装车间焊接。 李己平摄
更多中国故事
系列报道请扫二维码

制造走出国门的高铁,需要过硬的核心部件转向架,而做出一流的转向架需要机器人焊接,可这些机器人都是“外国造”,不听使唤。这逼急了一位中国小伙子,与这些机器人机械手较上了劲。结果,外国人推销机械手,都要请这个小伙子给演示,因为只有他把那些设备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他叫谢元立,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车间高级技师、机械手班班长、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在转向架车间谢元立的工位上,只有德国公司的机器人独自忙活。“我编完程,就让这个‘德国人’自己干了。”谢元立把记者领到自己工作的主战场——车间南侧的国家级“谢元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他介绍说,“工作室一是技术攻关,二是培训。你看外面那些设备都是从不同国家进口的,人家专家来了,调试好,床子一动,就走人。再有问题找他们,得拿钱。”

谢元立较上了劲,非要整明白。他先后获得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荣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QC成果一等奖;他采用远程控制方法,开创了机械手编程的新路径;他与他人共同研究的世界首创技术,将提升焊缝性能和质量的世界性焊接难题迈进了一大步……

谢元立出名了。谁能想到,他只是职高毕业,1988年入厂时,仅是一名小小焊工。那时,谢元立所在的车间主要焊水箱,工具是手持焊枪,用的是焊条,焊出的成品要打压试水,焊花四溅。弄得地上两脚泥水,车间里烟熏火燎。可谢元立工作两年就拿下厂内的青工状元。7年后,25岁的谢元立考取了手工焊最高等级的国际技术证书。

“个人成长离不开企业进步,是企业搭建了成功的阶梯。”谢元立说。1999年后,伴随国家轨道客车研制技术不断进步,焊接机械手走进工厂,谢元立因工作出色成为机械手班班长。

摆布机器人是智力活,知识水平不高的谢元立又较上劲了。外国专家来调试,专挑晚饭时间,甚至到晚上10点。他只能穷追猛打往前靠,想尽办法能多学点就多学点。说明书上都是英文,看不懂,学!每天下班,谢元立揣个面包、拿瓶水,骑上自行车上夜校,借助词典一个词一个词地看说明书……

谢元立学会了编程。从写简单的小型程序,到掌控上万条指令的复杂程序,难度系数不断升级。针对高铁、城铁等产品转向加焊接,他们创新开发了220多种焊接程序,自动焊比例突破70%,提高了轨道客车产品的焊接质量,提升了车辆的安全系数。

郭立明和谢元立既是同事,又是形影不离的朋友。他说,“谢元立有种不服输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干上机械手,就想着怎么驾驭机械手,还要学会修。像进口焊枪,过去不会修,他自己琢磨着修,每年能节省近20万元。每年单他们节约的劳务费总计96万元。”徒弟王太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师傅那种“拼命三郎”的劲头,“2010年引进A型车试制时,时间紧,正赶上师傅患上肾结石。但师傅从早干到晚,汗顺着脸往下淌。”

活不是一个人干的,最终的产品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培训技术工人是谢元立要干好的头等大事。把一流技能传给大家,带着工友“一起飞”,是他技能报国的新目标。2012年,人社部颁发的国家级“谢元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

在工作室,用焊枪焊出来的“转向架制造中心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展”几个金色大字分外夺目。“这是我焊的,难就难在这个粗细上,正常焊枪一打火就要八九厘米宽,做成这么细是需要调电压等手段,把机械手和手工焊技巧结合起来。我就是要告诉工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在工作室,记者还惊讶地看到谢元立编写的《焊接机械手智能编程法》、《机械手焊接参数综合手册》等书,原来他不仅现场实地培训,还能立一家之言!中国北车每年都由谢元立牵头组织所属企业开展研修活动,提升了全系统的焊接机械手应用水平。他所在的班组由最初的1名技师发展到4名技师、11名高级技师。

谢元立,一个43岁的年轻人,成为站上焊接技术世界之巅的“金蓝领”。你不服?你敢也来较劲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