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乒乓的常青与昆曲的衰落
□ 何不器

漠视市场,就会遭受市场的报复。这样的警示不单于体育运动项目,于很多行业的人都是时刻不能忘怀的。

闲来浏览体育新闻,感觉这个月和中国体育相关的最大的赛事就是即将在苏州举办的世乒赛了:央视的体育频道不断地播出有关中国乒乓球队热身的消息,还直播一些热身赛,历史回顾节目也把乒乓球过去几十年的动态发展拿来天天回味,赛前的铺垫做得很是到位。

于是我想到今年春晚上那点小小的风波,因为一句冒犯乒乓球的话,引发一些球员的不满,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反驳。当时个人的感觉是球员反应略显过激,娱乐场合插科打诨,并无实际的贬损,或是一笑置之,或是同样戏谑的口吻应对两句,似乎能有更好的效果。这点上乒乓球还真要和足球学学,人家被小品相声拿来当了那么多年笑料,“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不也迎来又一春了?

不可否认,乒乓球在中国的地位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源起还和当年的国际体育大环境有关。因为台湾代表权问题,中国不得不退出了绝大部分国际体育组织,能够参加的国际体育大赛也只有乒乓球、体操、排球那么几个(大家也爱足球篮球,甚至更狂热更投入。报社一位老前辈给我讲过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外围赛主场迎战印尼队的盛况,先农坛体育场一票难求,甚至有人要用一辆凤头自行车换一张票。那时候一辆凤头车至少在600元以上,相当于现在用一辆小轿车去换一张票)。乒乓球的成绩恰好给身处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人带来一些精神上的鼓舞,因此激发国人的热衷与投入再自然不过了。1963年中国女队在布拉格世乒赛上成绩不好,国家体委、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发文,号召全国女少年打乒乓球,那种上面号召、举国发动的架势和今天发展足球也差不多。看过一份统计,当年全国有九千万人不同程度地参加了这项运动,也就难怪外国人把乒乓球称为中国的“国球”了。

随着中国体育重返国际体育大家庭,中国人开始有机会参与各类体育赛事。体育市场绝非无限大,所有运动项目之间都有潜在的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仗了先行一步的便利,乒乓球无论是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话语权还是运动器材的市场占有率方面都比其他项目更有优势。虽然中国乒乓球也没落过:男队兵败千叶的第七名可比女队当年在布拉格的第三名寒碜多了。这次不再有几部门联合发文的宠爱,却也能历经坎坷后重返世界之巅,实在有赖于当年九千万人的参与。在行政力量日渐隐身后,市场决定谁领风骚。不一定能继续亲身参与,但当年的情结会让很多人对乒乓球继续保持关注。关注是什么,就是一种市场资源,有了关注就有电视转播时间,就有赞助商的投入,就有相关产业的出路,就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也是中国乒乓球独有的财富。当然,关注是可以转移的,坐吃山空很难持久发展。所以我宁肯把春晚后几位球员的反应视为“木秀于林风摧之”的危机感,这么一想也就释然了。

说到危机感,再联想到本届世乒赛举办地苏州,思绪上不免来了一番穿越,想到明清之际盛极一时的昆剧。那时候,苏州一带是中国戏曲的圣殿,如明人徐树丕所言,“四方歌者皆宗吴门”,吴江人潘耒更是夸耀:“今吴歈盛行于天下,而为其谱者皆吴人”。当时昆剧流传之广、声势之雄也可想见了。昆剧的兴盛缘于江南士大夫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推广,创作了丰富的剧目,进而推动了民间戏班的蓬勃发展;其衰落也是因为仅仅局限于满足官宦权贵和宫廷演出需求,忽视了市民阶层的关注,创作停滞,曲高和寡,终于在花雅之争中败下阵来,从此无复当年的辉煌。漠视市场,就会遭受市场的报复,这样的警示不单于体育运动项目,于很多行业的人都是时刻不能忘怀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