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龙一号”:打造中国高端装备新“巨龙”
本报记者 齐 慧

核准开工建设“华龙一号”示范机组,这是我国时隔4年后重新启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对我国能源行业转型作用明显;同时,“华龙一号”将成为继高铁之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另一张亮丽“名片”

4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沿海地区核准开工建设“华龙一号”示范机组。此举对整个核电产业意义重大:一方面,这是我国时隔4年后重新启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对我国能源行业转型作用明显;另一方面,“华龙一号”对我国核电乃至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意义重大,它将成为继高铁之后又一中国外交新名片,“双龙出海”的画面即将呈现。

“‘华龙一号’走到哪儿,世界都会知道这是中国的核技术。”提起公司的得意之作,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信心十足。“华龙一号”是在中核集团ACP1000和中广核集团ACPR1000+基础上融合优化形成的机型,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型。

拿反应堆来说,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心脏”,“华龙一号”的反应堆设计是“从157堆芯扩容到177堆芯”,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升级,而是意味着开发出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核电堆型。这一技术可使发电功率提高5%至10%,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不论“华龙一号”走到哪儿,只要看到“177”堆芯,世界都会知道这是中国的核技术。

从安全性来说,“华龙一号”完全可以满足三代核电的技术指标,在很多安全指标上还超越了现有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叶奇蓁指出,“华龙一号”有两个突出优势,一是在安全性上达到了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家核安全局提出的新核安全目标和需求,满足国际最高要求;二是采用的都是经过实践考验的成熟技术,降低了核电站在建设工期和质量上的风险。同时,从经济性上“华龙一号”也同样具有竞争力。

此次在沿海地区核准开工建设“华龙一号”示范机组,也意味着继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时隔4年我国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全面重启。

此消息一公布对整个核电产业影响极大,从16日的资本市场表现看,核电板块多只股票涨停。广大投资者对核电产业的重启一致看好。

据了解,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我国政府决定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同时,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切实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绝对安全。时隔4年准备工作已完成,重启核电建设迫在眉睫。为了优化能源结构,中国政府已提出,要积极发展天然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但截至2014年,中国在运核电机组22台,装机容量仅有2010万千瓦,距离2020年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示范机组的开工建设,将有利于巩固和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带动有效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稳定增长,推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从总体上看,中国核电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的基础。”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此前表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核电的发展正在由二代向三代转变,中国正在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升级。此次核准“华龙一号”示范机组,将为我国核电今后的高水平、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实际上,“华龙一号”的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就在前不久,我国和阿根廷签署了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最先进的核电技术能否走出去,是一个国家是否成为核强国的标志。”孙勤介绍说,核电“走出去”需要具备多种能力:自主设计核电的能力,完备的装备制造能力,完整的运营管理能力,核燃料的供应和乏燃料的处置能力。只有这些能力都具备了才能算是核强国。

同时,核电机组出口,还能拉动国内的装备制造业以及相关技术服务的“走出去”。专家指出,出口1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能够拉动装备制造和设计超过数百亿元人民币,全寿期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目前国内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每年可以达到8到10台套。因此,除满足国内和今后的发展需要外,完全有能力“走出去”。

“核电‘走出去’具有很强的牵引、带动作用,这在经济新常态下意义更重大。1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投资约250亿元,可以带动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150亿元。”孙勤说,核电出口还将拉动整个核工业产业链的发展,特别是像核燃料和核环保产业的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