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入“杂谈屋”
□ 张帮俊

晚上,跟表哥闲逛东京街头。走着走着,发现马路上有俩帅哥坐在地上,旁边摆放着一个纸箱。他们不时对行走的路人吆喝着,叽里呱啦说着什么,我也听不太懂。看纸箱上写着的字“杂谈屋”也不明其意。

问了会日语的表哥,他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他上前与他们交流一番才知道,杂谈屋就是与陌生人免费聊天说些杂七杂八事。

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他们是卖艺的。“你好,一起来聊天吧!”既然人家发出了邀请,何况大家都是年轻人,于是,恭敬不如从命了。于是,我们就闲聊起来,当然了,表哥给我当翻译。

客套式的一番自我介绍后,大家便开始聊了起来。“怎么想起来这么个创意?”表哥问道。戴眼镜的帅哥笑着说道:“一般人不喜欢和不认识的人说话,陌生人之间除非问路等客观原因外,几乎没有交流。日本人更是这样,除了性格中的害羞成分外,还对与陌生人聊天的危险性有所担心。”听这话,我也有同感,咱们中国人不也一样,前些年,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电视剧就说明了这样的困惑。

旁边那位小伙子指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路人说:“人们之所以不太愿意与陌生人交流,是怕生,害怕暴露隐私。但我想,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倾诉与聆听。有时,有些话不好和父母、朋友说,却可以与陌生人倾诉。如果我们能为陌生人之间创造个交流的平台,是一件多么快乐与有意义的事。”

从他们的讲述中我还得知,世界杯期间,广场上看球的人可以为进球而欢呼,与陌生人击掌庆祝,好像是熟识的朋友,可世界杯一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变得很陌生。因此,杂谈屋就是提供一个陌生人邂逅的交流场所,就像当年在中国盛行的“英语角”。

没过多久,两个女孩从我们旁边经过,见到纸箱好奇地驻足。戴眼镜的帅哥忙借机宣传,很快,好奇心促使她们也加入聊天阵营中来。通过聊天得知,她们是在校学生,平时爱逛街购物,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她们喜爱听滨崎步的歌,看宫崎骏的动画片。当然,她们对中国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得知我们来自中国时,一脸的兴奋。

聊天就在这样无拘无束随意的状态中进行,由此可见,交流是件快乐的事。不时,有路人停下来观看参与,也有路人视而不见。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的,有的人喜欢说话,有的人习惯坚闭心门。

“杂谈屋”,实际上是人们内心对交流的渴望,它也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让真正想交流的人可以坐下来,面对面用心去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