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绕“三个怎么办” 绘好路线图时间表
——就《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访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本报记者 李万祥

日前,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提出84项改革举措,是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公布以来首个印发的专门领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的文件。就《实施方案》的有关问题,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专访。

“为了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央出台了这个《实施方案》,在协调衔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任务和四中全会改革举措的基础上,绘就了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央司改办负责人表示,该《实施方案》是2014年初中央出台的《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其贯彻实施分工方案的姊妹篇,共同奏响了稳妥有序深化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和崇法尚德法治社会的乐章。该负责人指出,“认真落实好这两个文件,必将有利于加快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明确工作进度时间节点

据中央司改办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对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比如,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司法规律的改革之路的同时,《实施方案》强调要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着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解决深层次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方案》将84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改革举措逐项具体化,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节点,提出可检验的成果要求,提升了改革举措的可操作性。按照《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这些改革举措都要在2015年至2017年的3年内出台具体落实的政策、措施。《实施方案》还明确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宣传引导和督导检查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强化了推进改革的制度保障。

谈到制定《实施方案》存在的难点问题,中央司改办负责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制定《实施方案》必须解决好“三个怎么办”:一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举措是对三中全会改革任务的深化,既有承继,也有拓展,如何处理好两者的衔接?二是四中全会不少改革举措相互关联,怎么让它们彼此配套、相互促进?三是四中全会对有的改革举措提出的是原则性要求,如何明确改革的政策取向?

“围绕‘三个怎么办’,我们对各项改革举措的主要任务和进度成果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精心规划。”这位负责人说,一是对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任务的举措,做好进度统筹、前后承继,做到梯度推进。二是对拓展三中全会改革任务的举措和内容、逻辑上相互关联的举措,做好整体谋划、相互衔接,做到协调推进。三是对只有原则要求的改革举措,明确了任务思路和政策要求,便于统一认识、把握重点。通过以上措施,着力增强推进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各项改革协调联动,有序推进,实现预期目标。

84项改革举措着眼全局

“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切实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着力破解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中央司改办负责人认为,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框架,《实施方案》从3个方面对84项举措作出了安排。

着眼于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实施方案》在这方面共有4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等。

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实施方案》在这方面共有1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

着眼于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推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实施方案》在这方面共有1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健全法治工作部门和法学教育研究机构人员的双向交流与互聘机制,深化律师管理制度改革。

今年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实施方案》构建了分类分层有序推进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中央司改办负责人指出,《实施方案》对条件成熟、难度不大的改革举措,要求加快推进、早见成效;对重大改革、尚不具备全面推进条件的,要求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开;对情况复杂、牵涉面广、条件暂不成熟的,要求抓紧研究论证,尽早拿出改革方案;对需要修改法律或得到立法机关授权的,按照法定程序办理。

该负责人表示,2015年全面启动各项改革工作,着重抓好“三个一批”。其一,深入推进一批已启动的改革试点工作,年内取得更大进展。这主要包括完善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开展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等。其二,抓紧部署一批有影响的改革任务,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主要包括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举措。其三,组织论证一批难度大的改革项目,早日形成改革的基本思路。

中央司改办负责人透露,预计到2015年底,相关部门每个月都将推出新的改革举措,形成相应的改革成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