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5年4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旗渠:满载精神财富的“天河”
本报记者 夏先清 王 伟
这是3月21日拍摄的红旗渠景区内的景色。
新华社记者 李 博摄

“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走的林荫道,两旁赛花楼;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不缺吃和穿,不怕灾年头;生活日日好,山区人民永无忧。”这是林州人现今生活的真实写照。

50年前的林州可不是这样。有一首歌谣为证:“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唱出了林州人曾经的心酸。

从“吃不饱”到“衣食足”,改变的背后是一条渠,又不仅仅是一条渠……

1500公里的红旗渠,已成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代名词

4月1日上午,《经济日报》记者在林州市采桑镇土门村找到王天阳时,这位当年参加过修建红旗渠的老人正在山上护林。“因为有了水,我们村现在是东有木材林,西有核桃园,漫山遍野是松柏。”从红旗渠修建以来,王天阳坚持植树造林,多年来从未间断。

统计资料显示,红旗渠通水50年来,共引水约125亿立方米,农业供水约70亿立方米,增产粮食17亿公斤,发电近8亿千瓦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形成了“松柏林盖(山)顶、用材林缠(山)腰、经济林铺(山)底”的林茂粮丰的立体绿色景象。

“你别看这渠道不是很宽,但它的有效灌溉面积达54万多亩,集引、蓄、灌、排、电、景于一体。”在向我们介绍时,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任桃喜充满了自豪。

林州市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脉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土薄石厚、水源奇缺使得林州“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

杨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林州第一任县委书记。据他当时的调查,全县550个较大一点的村庄中,有307个需远道取水,其中5里以上取水的有181个,10里以上取水的有94个,10至20里以上取水的有30个,20至40里取水的有2个。说是取水,也不是到那儿舀了就走,而是要排队,很多时候一排就是一天。

“村民们洗脸都是用烩面碗大小的铁盆,半盆水,用过的洗脸水再喂牲口。”缺水的景象让杨贵至今记忆犹新。林州人民世世代代想水、盼水、找水,“水在林州是天大的事。”杨贵说。

穷则思变。苦难造就了林州人民不屈的性格,终于找到了一条出路:在“天上无水蓄、地下无水汲”的情况下,从山西省平顺县引漳河水进入林州,穿越太行山,“重整林县山河”。

1960年2月11日,红旗渠正式开工建设,10万林州人民自带工具、口粮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太行山。

没有住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露天打铺;

没有工具自己带,民工们带着家里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

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制……

“当时就想着只要想干,就一定能干成。”当时刚结婚不久、如今已79岁的秦荣珍老人回忆道,“俺村的男女民工天不亮就出发了,直到天黑才到达目的地。然后就地挖坑,摊开铺盖就睡下了。”

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

10年间,林县人民组成的10万大军用鲜血和汗水建成了一座“人工天河”,先后有81位干部群众献出了生命,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17岁。1250座山头被削平了,151座渡槽架设好了,211个隧洞被凿开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建好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终于结束。

当时19岁的宋海苏也是“十万大军”中的一员,直到现在,红旗渠全面建成那天的场景仍然深深印在他的脑海,“我们敲锣打鼓举旗庆祝。看到白花花的水流出来那一瞬间,我和身边很多人都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有了水,林州的粮食产量由通水前的亩产几十公斤大幅增加;有了水,林州由过去以耐旱秋作物为主转变为以夏季小麦作物为主、由单一的粮食作物转变为粮食作物与多种经济作物并举的农业生产格局;有了水,林州人民开始种植水稻,吃上了大米饭,“糠菜半年粮”的历史一去不返。

林州人民收获的不仅仅是1500公里的红旗渠,更收获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50年来,这种精神已经凝聚成一面不倒的旗帜,成为林州人民最大的精神支柱和永不枯竭的宝贵财富。

父辈传下的旗帜激励林州人民走出太行,再创经济发展新辉煌

2015年新年后上班第一天,河南省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将全市三级领导干部叫到了一起,强调“要一如既往地把建筑业作为安置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青壮年就业、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主产业,紧紧抓住被确定为全省建筑业发展综合试点市的机遇,着力打造‘总部经济’,更好地发挥建筑业在富民强市中的重要作用。”建筑在林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林州建筑业的异军突起始于50年前修建红旗渠。在修渠过程中,涌现了大批优秀的能工巧匠。在经历了10年“战太行”的洗礼后,上世纪80年代,林州建筑人才开始“出太行”。北京亚运村、北京西站、国家图书馆、中国大剧院……这些工程都留下了林州人挥洒汗水的身影。

截至目前,林州市的建筑劲旅遍布全国,并开拓了阿联酋、也门、俄罗斯、新加坡、南非等境外建筑市场。“父辈创造的红旗渠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我们不敢有一丝懈怠。不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能砸红旗渠这个牌子!”林州一家建筑公司的李先生说。

2014年,林州市建筑企业总数达201家,总产值达720亿元,劳务收入达70亿元,税收7.9亿元。在林州“富民强市”战略中,建筑业成了林州安置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建筑业对林州的贡献概括为‘三个50%’,即:农村强壮劳动力的50%从事建筑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来自建筑业,银行各项储蓄存款余额的50%得益于建筑业。”郑中华说。

除了在修建红旗渠中跑出的“建筑黑马”,50年来,红旗渠精神更是融进了林州人民的血液里,催动着他们不断向前。

在林州,很多人购物都会选择去该市较大的综合性商场“梅平百货”。该商场隶属于梅平商贸有限公司,41岁的公司董事长石梅平就是在红旗渠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石梅平初中没有毕业,当时父亲修红旗渠常年在山上,整个家靠体弱多病的母亲支撑,她们兄妹6人中有3个都是不忍心父母如此操劳而自愿退学的。

退学后,石梅平先是借了几百元钱摆地摊,卖一件衣服赚5毛一块的。摆了6年地摊,有了一些资金后,她开始承包商场柜台、开专卖店。石梅平有时候会迷茫,“遇到困难或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到山上的红旗渠边走一走,想起父辈修红旗渠时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会觉得人生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石梅平说,“自强不息不仅是简单的几个字,作为红旗渠精神的一种特质,我认为它是一种灵魂的东西,能让你改变一生。”

在国家级红旗渠经济开发区,记者见到了林州市光远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元。他的车间里,200根5微米的细纱正合股成比头发丝还细的电子纱原丝。李广元说,该项目填补了河南省池窑拉丝玻纤行业空白,装备技术国际一流,打破了欧美、日本等外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产品广泛应用于苹果电脑、三星手机……

“我生在太行山、长在太行山,红旗渠的精神已经长在我的骨头里。”少年李广元是目送着父辈走向红旗渠的,红旗渠的精神已深入他的骨髓。

永远的红旗渠精神将引领林州全面发展,实现新跨越

19年前,一纸“家有急事速归”的电报将郭变花从山西“骗回”林州。发电报的人是当时的东姚乡党委书记。

“连办公室都没让进,他们就用车把我拉到了石大沟村。”郭变花说,“石大沟村地处偏远,是贫困山区。”临走前,乡领导给她扔下一句话,“干吧,石大沟就交给你了!”

就这样,当年有着红旗渠“铁姑娘”之称的郭变花成了石大沟村党支部书记。从此,郭变花四处奔走,多方筹资修建了12公里乡村公路;建了村里的小学;争取项目整修拓宽了石大沟村通向外界的必经之路——长达578米的愚公洞隧道……

石大沟村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砌的,石头房、石头墙、石头路……这让郭变花有了新的想法。“这里风景很美,很多画家来写生,我准备把这里打造成影视基地和写生基地,旅游的人多了,石大沟村就有了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改变村子落后面貌的梦想,让郭变花有些兴奋。

记者问,“要做成这些难不难?”“林州人修红旗渠难不难?我再难,还能比那更难的吗?再难,我也要彻底改变石大沟的面貌!”她倔强的眼神里,流露出无比的坚定和执着。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太行山深处,许多村落里都可以发现与郭变花相同的奉献者。

林州人的性格宛如太行石。“山里人,生性犟,后面来的要往前面放!”这是林州流传的《推车歌》。意思是大家一起推车,歇脚时,走在后面的一定要把车放到前边才停下来,就为了不居人后。

“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林州人民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四部曲,在没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的情况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却跃入全省前10强,靠的就是实干、巧干,与甘于奉献的精神。”红旗渠干部学院副院长刘建勇感受颇深地说。

如今,红旗渠精神正激励林州人经历新跨越: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企业效益“由低转高”,产业链条“由短转长”,产业结构“由重转轻”,产品体系“由单转整”,产业布局“由散转聚”。2014年林州工业总产值完成1123.1亿元,增长9.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5.6亿元,增长40.5%。

“红旗渠精神不仅激励着很多现代林州人艰苦创业,也同样激励着全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郑中华说。

正如王天阳老人所说,“只要能吃苦,啥事都能成!”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如今的林州人在河南振兴、中原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