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创新创造关键在人。面对大批创新创业者的“涌入”,众创空间应该怎样布局才能更加“宜人”呢—
绝非“大兴土木”
“空间”是否意味着更多的实体机构?对此,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接受采访时态度明确:“建众创空间不是要大兴土木,而是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高校、院所已有的有利条件,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让有专业化能力的人和社会力量发挥作用,政府则是顺势而为。”
那么,众创空间又该如何确保承载力呢?《意见》提出的4点基本原则给出了答案: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集成、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
以政策集成为例,张志宏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很有含金量,但被大众认识了解的程度有限。因此,推进众创空间建设,要注重现有政策的互联互通,通过梳理集成,让其真正发挥作用。“要让大家只要想创业,就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张志宏说。
除了依靠政策集成外,互联网和开源技术也是开拓众创空间的重要手段。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潘昊告诉记者,他们与Intel、ARM、MTK等国内外一流科技公司紧密合作,将其先进技术以模块化、开源的方式提供给大众,已为超过200万名来自各行各业科技创新者提供服务。“公司2014年的全球销售额突破人民币5000万元,在这个新兴的开源硬件行业中名列全球前三,并已成功获得IDG科技基金A轮融资。”潘昊说。这个新型众创空间的发展实践证明,通过互联网和开源技术,以及完善的市场化运营,众创空间将在承载力上拥有无限可能。
服务能力是根本
“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是《意见》对众创空间的建设要求。这种服务能力取决于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协调。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今年3月举行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各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大众创新创业进行宏观引导、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和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凡是市场机制有效的领域,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创业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避免直接干预创新创业活动。在市场机制失灵的阶段和领域,政府要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保障创新创业合法权益和竞争秩序。”万钢表示。
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来自市场的力量——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应提速。近年来,尽管我国科技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依然在理念和体制方面存在制约。对此,科易网董事长林国海深有感触。他们做过一个调查统计,国内科技平台有效运营时间超过1年的不到23%。
造成科技平台“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化运营机制的欠缺。林国海分析说:“一方面,现有各地科技平台市场化之路走得比较犹豫,甚至明确规定不允许有收费的行为;另一方面运营商自身的服务能力相对有限,即使允许面向市场提供一些增值服务,往往也没有什么有竞争力的服务产品。没有相应的收入来源,当然严重制约了科技平台的持续发展。”
众创空间也需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众创空间在帮助创新创业者的同时,其本身也在经历着创新创业的历程。张志宏在调研时发现,不少众创空间同样是受创业投资的扶持,他们大部分也是在租房子,都希望房租低一点,网络服务更快、更便宜些。
不久前,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园管委会,以及Binggo咖啡、车库咖啡、天使汇等12家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的代表集聚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举行众创空间座谈会。代表们畅所欲言,最后归纳了8条建议,包括:希望进一步加大房租补贴和税收减免力度,为创新创业减负;进一步降低企业准入门槛,营造更宽松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给予种子期孵化机构及创业短期内较难盈利的项目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建立创业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业大街和创业环境的资源配置连贯性;引导建立健康的创业文化;完善社会保障,让创业者拥有更好的荣誉待遇和社会保障;各区域政策能形成一体化,更大范围护航创新创业。
8条建议凝聚了当前众创空间一线建设者的心声。面对这些呼吁和诉求,各地也将开始新的探索。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宣鸿表示,2015年将进一步建设中关村创业大街街区,更多地聚集包括金融、人才、服务、标准、知识产权等要素;上海市科委将出台众创空间扶持办法,场地不再是享受扶持政策的硬性指标,一批创新创业服务组织将成为孵化器;3月12日,河南首家众创空间——UFO众创空间郑州项目开工,旨在建设一个全周期产业孵化平台……伴随着探索的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也将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