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愁,留住故乡的魂
——评央视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

今年年初,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在央视热播。这部纪录片把活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和长在老百姓心里的价值观,以中国故事特别是乡村故事的形式挖掘出来、展示出来。从纪录片里广大观众不仅看到乡村的风貌、风景、风情,还看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深厚的情怀,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闪亮的因子。日前,《记住乡愁》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者反响热烈。现摘录三篇发言,以飨读者。

“脚底板”走出浓浓乡情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聂辰席

“乡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纪录片《记住乡愁》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宗旨,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和震撼心灵的精神寻根,是一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精品力作。具体而言,这部纪录片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记住乡愁》有思想的深度。它以乡愁为载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片以小切口呈现时代大主题,以小视角展现国家大变化,有人、有事、有思想。片子讲述的是一村一寨、一家一户、一餐一饮、一草一木,背后是真挚赤诚的家国情怀,是属于中国人的独特精神归属。

其次,《记住乡愁》具有生活的温度。它以村落为背景,讲述中国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梦想和追求。该片以精美的画面展现了田园风貌,用灵动的镜头讲述乡村故事,谈家常、说俗话、接地气,由俗见雅、由浅入深,透着生活气息、充满生活趣味,激发出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的力量。

第三,《记住乡愁》有情感的维度。它以乡情为线索,增进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该片贯穿宗族之情、血亲之情、故园之情,触及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引发血浓于水的情感共鸣,体现千年不绝的文脉延绵,推动民族意识的凝聚和健康向上心理的建构。

第四,《记住乡愁》有艺术的精度,以创新为动力,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纪录片摄制组深入一线,将镜头对准基层,把话筒伸向群众,与群众平等交流,说理不说教、传输不灌输,润物无声、引发思考。该片无论是摄影画面,还是配音配乐,无论是叙述手法,还是特技效果,都透露出创作者以“受众为本”的自觉追求。

《记住乡愁》还为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提供了有益启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该片聚焦了“中国梦”的主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实现了价值引领。该片每集表现了一个主题,通过讲和睦、道诚信、守节义、崇孝道、推善行,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和价值追求融入到节目中,不但“有意思”,而且“有意义”,发挥了良好教化功能。这说明广播电视节目要大力传播中国当代价值观念,将中国梦主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的贯穿融入其中,增强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度和践行力,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第二,该片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在荧屏上“活”了起来。《记住乡愁》中,祠堂、戏台、廊桥,家谱、楹联、祖训,等等,将沉寂千年的村落文化通过视觉呈现和故事表达,一下子生动鲜活起来。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节目创新创优的“富矿”,要积极推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原始创新和“现代艺术+现代技术”的集成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时代魅力。

第三,该片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提升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记住乡愁》在传播上有许多创新之举,通过综合运用报刊、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手段,开展在全球华人中征求主题歌词、举办专题音乐会等活动,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效应。这说明广播电视节目要适应媒体发展新趋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并用,把握受众需求,聚焦脉系门类呈现、互动式思维展现、一体化融合表现,进行精准化传播、立体化覆盖、全程式互动、全景式展现,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四,该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基层的丰富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土壤中汲取创作营养。这部纪录片发扬“走转改”精神,选取100个村落,投入40个摄制组奔赴全国各地走访,拍摄了大量真实生动、富有说服力的第一手素材,为制作好该片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说明好作品是用“脚底板”走出来的,广播影视工作者要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工作常态、作为融入到骨子里的特质,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找准社会生活切入点、群众思想共鸣点、不同群体需求点、受众情感触发点,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讲村落故事 传文化精魂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党圣元

《记住乡愁》对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境遇,表现出了强烈的文化忧患意识。如何讲好中国乡土故事,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村落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成为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必然

就思想根脉和文化习染而言,我是一个思乡的人,乡情、乡愁经常萦绕于内心。因此,我格外喜欢看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从播出第一集开始,竟然坚持一路看了下来。这种情况对我这个电视机前的“积极受众”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例外。追究其原因,在于《记住乡愁》以其思想立意之深远、文化品位之高雅、艺术风格之独特,以及饱满的文化唤醒意识,吸引着我,使我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思想共振。《记住乡愁》是近年来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中的一部精品之作。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和受众的认可、推崇,一定可以成为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经典之作。

《记住乡愁》是从发现、梳理、展现、诠释至今仍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一些保存尚为完好的古村落及其文化意蕴为主题的作品,有着鲜明而独特的思想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价值追求。其远远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也并非是为受众提供一个个可供猎奇的文化“桃花源”,而是在努力探讨传统思想文化的现代遭际,以及在当代文化建设的语境中,如何做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接、如何建构好中华思想文化优秀传统的传承创新体系。其取胜之处,正在于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唤醒意识和文化自为信念。

粗略地讲,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一般以两种形态传之于世:一种是以文字文本的形态,存在于典籍之中,通过历代的阅读接受、理解运用、研究阐释,而实现其意义延伸和创生,在不断的阐释、衍变的过程中实现其通变之道,并且汇为思想文化的大川而流淌不息。一种是以日常生活行为的形态,存活于民间世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之中,通过祖祖辈辈的习染熏陶、接力传授、复制繁衍,而达到其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之功效,其状犹如涓涓溪流,源远而流长,更加体现出传统思想文化坚韧而顽强的生命力,并且为我们提供了传统思想文化的另一种文本形态。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文化学说的传承演化,莫不如此。

如此说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实际上有两条发达的根系,一条是在典籍之中,一条是在民间,尤其是存在于那些原初风貌保存尚好的偏远乡间村落。载之于典籍中的传统思想文化,已经呈相对稳定的状态,随时可以供我们研究、诠释、参悟,而传之于古村落的传统思想文化,则随时有破败、消失的可能。因此,对于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意义阐述和资源性保护,刻不容缓,实际上是我国当下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大题、难题。因此,如果我们认为《记住乡愁》的主要用意是通过对散布在祖国各地的传统村落风貌及其中的人和事,进行田野方式的记录、展现,来发掘、梳理、阐述这些古村落中至今尚存留且保持鲜活状态的传统优秀文化基因,又考虑到这些记录、展现和阐述,主要是围绕着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学说中的天人之际、人伦关系、家国天下等等内涵而立意,那么,《记住乡愁》对于古村落的发现、梳理、诠释,及其诗性化的展现,为我们提供了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精义,尤其是传统生活儒学、乡村儒学中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价值坚守尚存活在当下中国的鲜活状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记住乡愁》每一集的题目,应该是对其内容的最好概括和提炼,我对《记住乡愁》第一季60集的题目进行了一个归纳、分类,发现这60集共涉及如下一些关键词:敬畏自然、家国天下、慈孝和睦、勤勉勤俭、积善修德、忠孝节义、诚信敬业、仁义礼仪、耕读树人、修齐治平、清白立世、感恩报德、天下道义、乡规民约,等等。应该说,这些关键词所涉及的思想价值,大体上都在传统儒家思想学说所主张的文化价值理想和伦理道德准则的覆盖范围之内,将它们合而观之,岂不就是在通过这些关键词及其背后的故事,来讲述、诠释世代居住乡间的普通老百姓们在日用伦常中所奉行的生活儒学吗?因此,我以为,《记住乡愁》为我们提供了尚存活在当下中国乡间的乡村儒学的一个个鲜活的样本,是合适的。

《记住乡愁》对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境遇,表现出了强烈的文化忧患意识。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一个农业民族,世世代代定居生存于华夏大地的人们,根据节令周转、气候变化而长期从事农耕生产,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形成了善良、质朴、勤劳的民族品格。即便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大量的农村人口离开世世代代生活的村庄和土地而进城谋生,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业已进城的乡下人而言,恐怕仍难以彻底隔断同乡村之间的关联。于此,“乡土中国”便有着一份独特的内涵与积淀,“乡愁”也便成为流淌于国人血脉之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因此,“乡愁”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近20年来的一个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意蕴的“中国故事”。《记住乡愁》,就是讲述这一“中国故事”的从选题到意义开掘,乃至制作等方面俱属上乘的一部佳作。

《记住乡愁》是一曲对古村落的田园生活的赞美诗,更为重要的是,其对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如何汲取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精神,如何使传统与当代现实相互对接、并育共生,使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活在当下,并且得到新的发展契机,提供了深刻启迪。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正在以迅猛的势头发展。村落向城镇过渡,城镇向城市演变,许多古村落被席卷,“拆除木头青砖老院子,盖起钢筋红砖洋房子,”似乎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代价;同时,随着大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许多古村落或成空壳,或仅有老弱病残者留守,使得古村落失去了发展的生机与动力。在此过程中,传统村落的文化名分逐渐被抛弃,许多传统村落的原有来历已被人渐渐遗忘,作为代表村落自然、文化特征或久远历史的村名也在被新的名字所代替。

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如何面对传统村落的消亡,成为对城镇化进程的决策者与指挥者的道德考量。传统文化不应当仅仅存在于书本之中,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村落这部生命大书、这个代表着人类精神和文化源头的实物载体,更应当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现代化”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城镇化”,并非意味着要用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去取代传统建筑,更不必然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村落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魅力。“现代化”、“城镇化”的意义,应当是对过去与未来的理性联结,应当包含对于历史的宽厚接纳、对于前人智慧的充分尊重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在此意义上,记住“乡愁”并不必然与“现代化”的意义相悖,“城镇化”也绝不意味着要“消灭”村落。现代化、城镇化应当以保护和留住村落的传统文化特点为前提,二者可以相伴而生,并行发展。

《记住乡愁》在涵养、滋润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在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感染力方面意义重大。如何讲好中国乡土故事,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村落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成为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必然。《记住乡愁》以看得见的传统村落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为受众献上了一道富有思想文化营养的精神美食。

传播崭新视野

光明日报总编辑 何东平

《记住乡愁》体现了三个视野,一个是诗意美学的视野,一个是史学的视野,一个是道德伦理学的视野。这三个视野新颖、开阔、深邃。

第一个视野,是诗意美学的视野。诗人总是多愁善感的,“乡愁”这两个汉字的结合,最早出自伟大的诗人杜甫。杜甫在他的诗里第一次写到“乡愁”,在此以前诗人曾经用过“乡忧”的说法。这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之后,很长时间再未有人提起,一直到1971年,台湾诗人余光中写出著名的现代诗《乡愁》。这首诗暗合了两岸共同的心理。尽管隔着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却有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心理结构。这部片子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诗意的美学意境,这也说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而非只有硬邦邦的理论口号。

在中国的土地上,集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以又一次提起乡愁这个概念,要回溯到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说,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日理万机,在谈到内容如此丰富的城镇化工作的时候,把“记住乡愁”作为一个要求提出来。这部片子将总书记的要求,将我们对城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通过诗意的美学的方式反映出来。

第二个视野,是史学的视野。《记住乡愁》全部52集当中讲到的城市里,我曾经去过十来个。有些村庄我也曾经碰巧去过。譬如阿沛村,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记得我当时去的时候,看到一条清澈的河流旁,挂着阿沛村的牌子。村里的房子还保持着原先的藏式风格。因此,我一边看着《记住乡愁》的片子,一边浮想联翩,由衷地感到幸亏有摄像机记录下来的这些村落和房子,否则我们就只能通过书本认识中国社会了,无法通过实物见证。《记住乡愁》这部片子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精华的、浓缩的历史,让我们仿佛走回过去的年代。

另外,片子当中的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建设的,也有个别是唐宋时期,甚至更古老。为什么明清时代的建筑更多呢?那是由于人类具有保护文化的自觉性,反之,如果不爱护古建筑,岁月无情,将不会留下任何东西。《记住乡愁》增加了人们保护文化的紧迫感,同时提醒全社会要保护精神产品,保护文化的遗存。我认为这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视野,是道德伦理的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都体现在这部片子里,最突出的还是道德伦理的价值。中央领导同志谈到宣传工作的时候,特别讲到,对外宣传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具体来说,我认为要讲究修辞学。广义的修辞学就是做好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狭义的修辞学就是怎么讲好故事,讲得大家爱听和容易接受。《记住乡愁》里的几乎每一集片子都有几个体现真善美的故事,都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伦理和生活故事,都是讲究修辞的表现。否则,倘若只有单一角度的视野,缺乏多种角度和视野,就无法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也就难以产生高收视率,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

希望《记住乡愁》能进一步发挥它在传播界的引领和标杆作用,更好地宣传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出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