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好经济结构调整攻坚战
——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省长李学勇
面对“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使命和任务,面对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变化,实现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至关重要。这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性、关键性工程

本报记者 薛海燕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基础日益雄厚,改革红利正在释放,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念,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殷切希望江苏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就如何在新常态下打好经济结构调整攻坚战、推动江苏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李学勇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是江苏未来发展的总要求总纲领,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两个率先”,这关键还是要转方式调结构。江苏自然资源少、人口密度大、环境容量小,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处于只有加快调整结构才能实现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的关键阶段。面对“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使命和任务,实现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至关重要。这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性、关键性工程。要求我们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着力抓好“六个优化”,在加快转型升级中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突出创新引领,优化产业结构。江苏产业规模大,转型升级任务重。我们要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的思路,深入实施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调“高”;着力抓好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调“轻”;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强”,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注重协同拉动,优化需求结构。江苏将更多依靠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以“智慧江苏”、“健康江苏”、“畅游江苏”为重要载体,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正确引导投资方向,围绕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加大基础设施、农田水利、生态保护等方面投入,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努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三是加大统筹力度,优化城乡结构。通过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江苏省城镇化率比“十一五”末提高4.6个百分点。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江苏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四化同步,注重布局优化,体现生态文明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城镇化路子。

四是加强分类指导,优化区域结构。我们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大战略,实施新一轮区域发展布局。建设好以城市群为基本特征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大力实施苏北发展关键性工程。深入实施沿海科学开发6大行动,培育江苏经济新增长极。

五是体现民生优先,优化分配结构。按照“两个同步、两个提高”的要求,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要动力,通过改革破解难题、健全机制、完善体系。坚持把民生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使全省人民生活更加向好。

六是坚持标本兼治,优化生态环境。我们要把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标杆,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划定生态红线区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突出抓好大气、水污染防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年度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PM2.5平均浓度下降9.6%。我们将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的期盼,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好全省人民的美丽家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