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1178.2亿元,增长13.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3亿元,增长16.2%。在经济新常态下,成都高新区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2014年,作为推进“三次创业”的关键之年,成都高新区通过全面推进一个总体目标、“三步走”、四个基本遵循、“五区”定位、七大主要任务的“一三四五七”战略推进路径,正奋力把“三次创业”的蓝图变为现实,推动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在科技部国家高新区排名中,成都高新区综合实力列全国第四,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位居全国第三。在科技部去年首次公布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中,成都高新区名列全国第三、中西部第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快
2014年,成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在科技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保持第四位。
去年,成都高新区加快“三次创业”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楼宇经济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常被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也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2014年,成都高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万美元。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都高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公共产品供给、收入分配和居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成效初显,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活力较强。
企业登记“一窗式”审批
“一个窗口办完所有手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我们尝到了甜头。”2月26日上午,成都空鸟科技有限公司从成都高新区“企业登记行政审批一窗式服务导办窗口”,拿到了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工商营业执照。这是该区实行企业登记行政审批“一窗式”改革以来发放的第一份执照。此举将进一步巩固成都高新区在中西部地区的政务服务领先优势。
“我们通过清理涉及企业登记行政审批(备案)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再造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成都市高新区工商局副局长孙秀蓬说,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强化政府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实行“一窗受理、一窗发证”企业登记“一窗式”审批新模式,实现以部门为中心的政务服务流程向以企业为中心的流程转变。
新年伊始,成都高新区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改革新政,企业登记数量持续大幅增长。2015年1月,成都高新区新登记各类型企业达1290家,同比增长178.62%,新增注册资本(金)44.17亿元。
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新常态下,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持久动力。成都高新区作为全省、全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窗口,拥有加快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发展的优势。”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本区作为体制机制新区,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肩负着先行先试、开山破路的历史使命。
去年,成都高新区率先在全市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改革措施,新登记各类企业11517家,同比增长106.5%,增幅创历史新高。
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上海自贸区政策在成都高新区综保区先行先试,促进了研发设计、检测维修、保税物流等新业态的发展。全国首个企业孵化区域创新方面,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取得突破性进展。四川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成都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十条政策”,国家部委启动联合调研。创新型企业主体不断壮大。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5家,22家企业新三板成功挂牌,新增在孵企业700家,新增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的孵化企业30家。数字新媒体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西南地区首个被科技部认定试点的创新型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