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宁肯慢一点,也不要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发展,不要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发展,不要以牺牲老百姓福祉为代价的发展!”
在谈到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话题时,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宝鸡市委书记上官吉庆理直气壮地说出了上面的3个“不要”。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地项目引入的6个“必须”:第一必须是知名企业,第二必须是著名品牌,第三产品必须有核心竞争力和一定幅度的市场占有率,第四必须对就业和税收有较大贡献,第五必须对土地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第六必须生态和环境友好。
从曾经的求之不得甚至逆来顺受,到现在敢提要求直至敢于说“不”,西部地区说话硬气了,发展也更有底气了。
这种底气首先来自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平常心”。新常态下,后发的西部地区得以从“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中跳脱出来,以更为从容的心态、更为长远的眼光,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来谋划发展,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发展不再“惟GDP马首是瞻”,引进项目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像从前那样“捡到篮里都是菜”了。
这种底气也来自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为西部地区带来的新机遇。从西部大开发到主体功能区再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迎来了扩大开放、实现赶超的重大机遇。内外带动和联通将有效化解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让过去发展迟滞的西部成为新的开放前沿。西部地区因而也得以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层次,释放发展潜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敢于说“不”靠底气,善于发展看努力。我们期待一个更为自信、更加开放、更好发展的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