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祝惠春
梳理201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注意到,“积极参与”、“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成为“高频词”。如何确保“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落地,亦成为各地代表委员热议话题。
经济新常态下的“一带一路”建设,海陆并举、南北呼应,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今年各地地方两会显示出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巨大热情,各地结合国家顶层设计和省情、市情,进行规划和推进。一是基建项目进一步细化,尤其是交通领域的基建规划已经成型和具化。福建省提出,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力争突破一批带动力强的合作项目。新疆出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推动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文化科教和医疗服务5大中心;二是对外合作进一步深化,以“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强与亚欧全面经贸合作。河南省提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原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构建与欧亚地区便捷的运输通道。宁夏提出,用好用足中阿博览会“金字品牌”,加快建设陆上、网上、空中丝绸之路。青海省提出,继续举办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圆桌会议,充分利用各种重大经贸文化平台,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12%;三是产业转移进一步谋划。陕西省提出,搞好陕韩产业合作园区、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区和中国—中亚经济合作园区建设,积极争取中国与新加坡政府合作项目落户,加强与中亚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在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的合作,鼓励装备制造、航空、汽车、电子信息领域骨干企业与外商共建产业园区。
被纳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省份表示,今年要积极把握机遇,突出特色发展。安徽省提出,积极参与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开辟西向开放新通道;重庆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重大部署,构建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开放体系;贵州提出,用好长江经济带大通关机制,争取与“珠三角”区域建立通关互认机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争取开通黔渝新欧货运专列;云南省正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开工一批投资强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立足于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加强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体系的对接与沟通。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着力解决京津冀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目前,3地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3个重点领域已率先突破。今年,京津冀3地共同表示,将牢固树立“三地一盘棋”的思想,推进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位居北京任务清单之首。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严格控制增量,有序疏解存量,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逐一列出清单,拿出具体方案,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实施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对接协作年度任务项目清单,尽快取得新成效。抓好京沈客专、京张铁路、京台高速等跨省市铁路和高速公路,以及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促进区域重点城市公交“一卡通”。
天津市提出,推进大通关体系建设,建立京津冀海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工作机制,实现“一份单卡管通关”;设立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公司、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实施京津合作示范区等一批重点合作项目,确定滨海新区及有关区县产业承接平台,借助用好首都资源取得新成效;积极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深化与北京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京津国家级创新主轴。
河北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加速崛起。在河北的“愿望清单”中,已梳理出64项重点工作,确定了40个承接合作平台,签署并实施京冀“6+1”、津冀“4+1”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河北还将推动交通互联互通,确保津保铁路建成通车,京沈客专、京张铁路全面开工,力促廊涿城际开工建设;加快建设北京大外环、京秦、京涉、津石等高速公路,基本完成普通干线“瓶颈路”拓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