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被高铁”到“盼高铁”
齐 慧

从2008年我国建成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到2014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短短6年时间,我国高铁的发展超越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成就。

然而,我国高铁的起步却一直伴随着质疑。

京津城际高铁开通时,就有人质疑票价过高。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长距离高铁建成后,仍然有质疑声音。比如,有人认为高票价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不会有太多人坐;还有人认为高铁挤占了低票价绿皮车空间,有失公平,旅客属于“被高铁”。

然而,仅仅几年时间,高铁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各方旅客。

高铁首先改变的是人们对铁路的印象。靓丽的外表、整洁的车厢、舒适的环境、飞驰的车速,大大颠覆了人们对铁路“脏乱差慢”的传统认识,人们开始意识到,乘坐火车出行也可以是一件愉快的事。

其次,高铁为提高运力作出了巨大贡献,满足了人们出行需求。2013年,我国高铁成网后的第一个春运,高铁就发送旅客6727.8万人,占旅客发送总量的28%。到今年春运,高铁占比更是达到六成,相较没开通高铁前铁路运力提高了近1亿人次。那些买到过年回家车票的人,深深感受到了高铁带来的好处。

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感受到了高铁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这些年的运行实践看,高铁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带动了人流、物流的交汇,促进了区域的交流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就这样,高铁慢慢地被广大的旅客接受了,“被高铁”的声音渐渐平息了,高铁已经成为许多人出门的首选。以京沪高铁为例,2011年运营后客运量连年攀升。2011年至2014年,京沪高铁日均开行动车数分别为143列、175列、198列、259列,全线平均客座率也持续提升,并在2014年首次实现了盈利。

人们不再感觉“被高铁”,取而代之的是“盼高铁”。随着去年底几条西部高铁的开通,高铁的网络更加密集,覆盖到28个省区市。在那些没有高铁的城市,都热烈期盼高铁能够开通到自己的家乡。近期,一些城市为了能争取到规划中的高铁经过“家门口”,甚至举办各种活动开始“抢高铁”,足以证明高铁现在的受欢迎程度。

根据规划,到今年底,我国高铁里程将达到1.8万公里,愿更多“盼高铁”的人能够得偿所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