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毛里求斯2月9日电 记者鲍晓倩报道:中国大洋三十四航次第二、第三航段交接仪式今天在毛里求斯路易港举行。通过与作业任务计划对比,第二航段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调整后的各项调查任务。
执行三十四航次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于2014年11月16日从海南三亚起航,本航次计划时间219天,航程约2万海里,分为5个航段。三十四航次主要任务是履行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将在西南印度洋1万平方公里的海区,利用海底综合异常探测系统、电视抓斗等自主创新的高科技装备,对海底进行勘探,兼顾环境基线和生物多样性调查。
据了解,三十四航次第二航段历时40天,航渡8天,靠港5天,在西南印度洋工作区27天,其中实际作业约24天,航行避风3天。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李怀明介绍说,“大洋一号”在工作区主要开展了综合热液异常拖曳探测、电视抓斗取样、近底磁力探测等调查作业。
李怀明说,第二航段期间,“大洋一号”在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合同区开展了13条间距3km至4km的综合异常拖曳探测测线,覆盖了大约1000平方公里区域,初步圈出4处矿化异常区。在其中1处矿化异常区开展了300米间距综合拖曳测线加密调查,圈出了矿化区范围,该矿化区具有水深浅、地形平坦、分布范围大的特点。完成了25站电视抓斗作业,获得了硫化物、岩石和沉积物样品。
本报记者将随“大洋一号”科考船采访接下来的第三航段任务,并发回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