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油气合作是战略性合作,有利于维护中俄两国的能源安全,对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综合性拉动作用,对国际能源合作格局也将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深化中俄油气合作需要定力,也需两国民众正确、务实看待中俄油气合作
去年以来,中俄油气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国际能源市场剧烈动荡。在这一背景下,深化中俄之间的油气合作更需加强定力,着眼双方共同的长远利益。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石油3310万吨,约占当年石油进口总额的10.6%。俄罗斯已经取代阿曼,成为仅次于沙特和安哥拉的我国第三大石油供应国。同时,中俄双方签署了总金额4000亿美元的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购销合同这一世纪大单,实现了两国天然气合作的历史性突破。目前,俄方境内段“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已经开工修建;双方正在积极商谈中俄西线天然气项目并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与此同时,去年年中至今,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2015年初已跌破每桶50美元的心理关口。受国际油价“跳水”和西方对俄制裁等内外叠加因素影响,卢布汇率一度暴跌,俄经济发展遭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舆论都很关注中俄油气合作。有人认为,俄对华出口原油的价格高于同期国际油价,中国吃了大亏,是这一轮油价波动的输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了解,中俄长期原油贸易是按照国际惯例开展的,价格公式与国际油价挂钩,是随着国际油价走势波动的,也就是随行就市,不存在谁吃亏、谁占便宜的问题。再者,中俄东线天然气等项目谈成的关键因素是中俄双方有加强务实合作特别是大项目合作的内在动力,且双方大项目合作经过多年谈判已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双方合作是水到渠成的事,是公平合理的合作,不存在单方面获利的问题。
中俄油气合作还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这是由双方的实际需求决定的。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天然气消费量跃居世界第三,但我国人均石油消费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仅为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治理环境污染的需要,我国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必将持续增长,需要长期、稳定的油气供应伙伴以及安全的能源通道。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受欧洲对俄能源需求萎缩、页岩气开发等因素影响,也需要寻找长期、稳定的出口消费市场和充足的资金,推动国内油气资源开采和管道建设,以此带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看到,中俄油气合作不是单纯的经济和商业合作,而是战略性合作,不仅有利于维护中俄两国的能源安全,对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综合性拉动作用,对国际能源合作格局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进一步深化中俄油气合作需要定力。这需要中俄双方着眼两国长远发展,根据实际需求,结合各自关切,本着互利共赢、公平合理的原则,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油气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除不断扩大油气贸易外,还要拓展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炼化和深加工等一体化合作,拓展技术服务、油气设备供应以及在深海钻探、极地勘探等高端装备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发生产等合作。同时,也需两国人民正确、务实看待中俄油气合作,需要两国媒体更加客观地报道,不随一些西方媒体的调子或炒作或唱衰双方合作,为中俄油气合作创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