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电影的疆界,改写着电影产业的基因和格局。从《小时代》《后会无期》《熊出没》《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等一系列影片的热卖来看,国产电影已进入到“电影+互联网”的产业融合时代,呈现出电影生产网络化、电影营销社交化和电影传播多屏化的多元立体型格局。
毋庸置疑,国产电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确实产生了爆发性产业增量,使电影作为产业的商业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但由于过于强调观众的市场主体地位,太过看中电影产品尊重消费者的服务意识,导致一些影片出现过于迎合观众、依赖互联网等问题。
比如当前不少票房过亿的影片常常营销大于制作,主题先行,以网络营销为手段,抢占舆论高地,“逆袭”主流话语的生产终端,最大化地掠夺注意力经济。它们颠覆了传统电影产业的生产、创意、营销、发行、衍生产品及服务链运营模式,甚至打碎了故事的叙述性,割裂了剧情的连贯性。这种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实质是一种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它不仅有损观众对影片的品质预期,更透支了公众对国产影业的信赖,这正是当前部分重娱乐、轻质量的“网生代”作品之所以引来观众集体“吐槽”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移动互联网时代似乎改变的只是电影的发行渠道和放映终端,并未改变电影产业的本质。但从目前“网生代”下的电影品质令人堪忧来看,“互联网思维”正在影响和改变部分电影的产业链上游,也就是说电影的内容和品质也被网络市场主导和钳制,这将导致“网生代”电影因盲目迎合市场而走向低俗。互联网是影像传播、发展的有力武器,但它同时也为“网生代”电影提供了野蛮生长的契机,衍生出一些伦理虚无、美学粗鄙、急功近利的行为,给人们的审美和价值标准造成“混乱”,因此,理性借助和运用互联网乃当务之急。从另一层面来讲,电影和互联网的关系问题也应理清。电影提供的是只是软件,互联网等移动终端提供的是硬件和渠道,移动互联网时代改变的只是电影的手段,只是将观众从过去的离线状态变为在线状态,而电影的品质却不宜受其左右,尤其是电影的思想,以及电影产业背后的人文精神不能随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式的更替而颠覆。
在移动互联网诞生之前,电影的传播平台绝大多数在电影院,“网生代”来临后,一部分人担忧网络最终会抢走影院的观众群,使城市影院再度陷入低迷。在这一点上,既然90年代的家庭影院没有令实体影院倒闭,今天的互联网、手机、IPAD就一样不会让电影消失。互联网的硅谷在美国,而美国的好莱坞依然存在,所以说互联网和电影的关系是融合与互助,而不是取代。从目前来看,“网生代”电影面临的根本问题倒不是互联网和影院谁取代谁,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国产电影如何在量的积累后做到质的提升。当下,国产电影已拥有庞大的网民群体,其中相当数量的群体正在朝二、三线城市蔓延,小镇青年将成为未来电影的主力,且观影的人群正越来越年轻化。大批“网生代”观众成为决定电影市场权利的支配者,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亟须一批有灵性的高品质文化产品予以补给和填充,这正好给网络时代下的国产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总的说来,无论传播介质和渠道资源如何改变,电影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核心内容不会改变。不论是互联网IP+粉丝经济,还是影院社交+O2O营销,种种花样翻新的宣传策略和信息技术都是配角,唯有电影的内容品牌建设是主角。从这个意义上说,就好比文艺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一样,“网生代”电影也不能沦为互联网的奴隶。当前网络时代的文艺作品之所以存在抄袭模仿、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而缺高峰的现象,就是因为创作者过于迎合市场、取媚观众,生产出的大多是一些可供娱乐的快餐式消费品,而不是富于灵性、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商品。这种消费量很大的作品固然能在短期内赢得市场、牟取暴利,但能在电影史上留名的更多的是那种创造观众的作品,只有心中怀有市场,又不受市场牵制的有诚意的电影人才能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