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遗产塑造当代生活
□ 吕 舟

文化遗产是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作了清晰的界定: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纪念物)、建筑群和具有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价值的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通过这一公约的同时,还建议各国政府建立自己的遗产保护体系,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

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今天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14年已有191个缔约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的数量达到了1007处。世界各国在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在进入21世纪以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公布的数据,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超过了76万处。除此之外,2011年中国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并连续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到2014年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达到了1517项。

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遗产当做一个文明和文化间对话的平台,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鼓励文化间的相互尊重,减轻或消除文化或文明间的对立和冲突,实现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这一目的通过世界遗产的平台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在国家的层面上,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也是基于对曾经深刻影响东西方几大文明之间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文化线路类型的遗产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而提出的,这一概念不仅将极大地促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已经成为中国外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文化遗产影响着当代人们生活环境的塑造。北京是一个有着丰厚历史的国际都市。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文化遗产强力地影响着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形态的变化,2012年北京中轴线进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北京的城市规划中以这两处大(巨)型遗产为核心,将形成一个体现城市历史、国家尊严、多样的城市文化,贯穿城市南北的中心区域与沟通城市东西,从通州到昌平白浮泉的城市水系构成的城市景观体系,极大地改善北京城市环境和面貌。

文化遗产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个文化空间,当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物质遗产的合理利用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分布在城镇、乡村中的历史建筑将成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点。当这些节点连接在一起时,它们将构成一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网络,有力地促进当代文化建设。同样由于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这些遗产(历史建筑)还可以成为社区活动的中心,成为社区建设的积极因素。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这种参与对于中国而言也是一个建设公民社会的重要过程,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培养公民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感。鼓励和支持社会的广泛参与同样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

文化遗产也为当代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针对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动本身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体现在历史、文化、甚至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从经济的角度,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阐释,相关的服务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世界上的遗产大国往往也是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是如此。

文化遗产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影响、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文化多样性的见证影响着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文化遗产在当代生活中具有巨大的活力,文化遗产所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滋润着我们的社会,建立起人们共同的历史文化认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