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信托,不少人自然而然会想到高收益。但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不说信托业自身的转型压力,就说其他市场比如股市的冲击,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信托的吸引力。而且,从近几年开始,随着信托产品风险暴露的增加,也让信托的投资者们感受到了丝丝寒意。
从去年三季度末的数据来看,信托的收益率还总体保持在6%至8%之间,但未来信托收益率会如何变化呢?
由于当前我国居民还处于追求财富增值的阶段,对收益率比较敏感,过去几年信托产品因为高于银行理财产品和存款利率的收益率而受到青睐。信托收益率较高也是因为过去信托产品主要以融资类信托为主,融资方为了获得短期资金支持不惜付出较高成本。
“不过,今后随着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企业对于融资类信托等融资需求会降低。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也会因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而变化。”方正东亚信托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帆说,“当前信托产品也在逐渐向主动管理类的投资型产品转变,产品期限在拉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信托产品收益率会渐趋平稳,回归到与风险相匹配的水平上来。”
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认为,信托需要保持收益率的比较优势来提高其总体竞争力。“去年11、12月份,很多到期信托资金转向证券市场。如果今年证券市场继续走牛,将会对信托募资产生很大影响,信托公司有提高收益的外部压力。”
但同时,提高信托产品收益意味着提高融资方成本,融资方能否承受又是一个问题,而目前国家出台政策都在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可能有的信托公司会降低管理费,或者销售能力较强的会降低销售费用等等,从而使收益更具吸引力。”李旸说。
其实,信托产品之所以颇具吸引力,不仅仅是因为其收益率较高,而是因为刚性兑付预期下的无风险、高收益。这不得不说是个挺尴尬的事儿。打破刚性兑付也说了很长时间,从去年信托业年会上监管层提出的“八项责任”以及相关的配套指引可以看出,今年可能要动真格的了。
业内人士也是建议投资者需时刻谨记“高收益高风险”,没有侥幸心理可言,而且,之所以对信托产品设立那么高的门槛也是为了让能够购买信托产品的投资者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信托产品的收益并不意味着无风险收益。‘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是包括信托、银行理财、基金等众多金融产品的最终导向。”杨帆说,在经济增速趋缓、融资成本降低、市场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金融产品的分化会更加明显。投资者可把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作为标准之一,而不是全部。投资者要更关注信托公司的专业性、跨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以及更强的主动管理能力。
李旸说,“或许,未来信托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会减少,浮动收益类产品会增多,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能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