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产影片须 提升文化价值
尹 鸿

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增长速度令人瞩目,电影产业格局加速重组。中国电影走向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如何量质兼备,成为有待开拓的全新课题

刚刚过去的2014年,从票房数据来看,仍然是中国电影的“大年”。297亿的全年票房,在全球市场稳稳地“坐二望一”;54%的国产电影票房占有率,显示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优势;23699块银幕,继续扩展着中国电影的观众人群;66部过亿票房的电影,使电影亿元俱乐部平均每个月增加5部以上新成员;《心花路放》和《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两部国产片票房双双超过10亿元;《爸爸去哪儿》、《分手大师》等8部国产片票房均超5亿元;《变形金刚4》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成绩甚至超过其在美国本土的纪录;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含金量。36%左右的票房增长速度,可以用一个词汇来表达:中国式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格局也在市场蓬勃发展的大格局下加速重组。虽然市场化的电影产业与体制内的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由于制度障碍很难进行,中国目前还难以产生电影、电视、平面媒体等聚合在一起的中国式的“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维亚康姆”;但是,同样是市场化的互联网企业反而成为这场整合的最大推动者。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巨头,全部介入影视行业,成立影视公司或者收购、参股影视企业,使得中国电影甚至会比美国更早地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气质、云计算、大数据、粉丝、社交化、用户至上、整合营销这些概念涌入电影行业,“网生代”电影企业、电影导演、电影题材、电影观众一时间让中国电影风云突变。

在互联网新锐的影响下,曾几何时还是中国电影顶梁柱的第五代突然就变得“out”了。大制作的《太平轮》、《一步之遥》风光不再;反而是一些非专业型的导演,如韩寒、郭敬明、肖央、邓超,突然成为了电影行业的风流人物。粉丝就是生产力,偶像就是票房,用户就是上帝,一方面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更多的草根气息和逆袭狂欢,另一方面也使国产电影似乎远离了经典叙事和美学精致。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像电影的电影,例如《爸爸去哪儿》这样的电视纪录片,却让那些看起来像电影的电影在票房上难以比肩。互联网的推动、二三线城市观众的兴起,正在让电影更加具有“小镇青年”的气质。

这一年,票房飘红的电影不少,被人们记住和赞誉的影片却不多。倒是几部票房上并不特别火爆的影片,如陈可辛的《亲爱的》、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张艺谋的《归来》、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各具艺术特色,而且也都在市场上取得了数千万甚至数亿的票房成绩,显示了中国电影市场蛋糕做得越大,电影文化的多样可能性也会越大的趋势。成熟的电影观众、差异性的审美需求、习惯性的观影方式,会为中国电影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市场的巨大诱惑在很大程度上会用一种磁铁般的力量将电影资源吸引到快餐化的电影行为中,但是中国电影人还是会有自己的坚守。

在具备高票房的文化产品的同时,缺乏有文化价值的电影作品也是当下中国电影从大国到强国之间的“一步之遥”。在电影走向多样化的时代,如何为电影创作提供更加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如何通过电影政策和电影批评去营造更加鼓励创新的开放体系,如何推动电影观众、电影创作者、电影产业链各相关环节在文化多样性上达成更多共识,都是中国电影是否能够从市场繁荣走向创作繁荣的重要条件。

可见,如何让电影市场蛋糕的味道越来越好,将是中国电影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