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个“巨无霸” 合力“走出去”
本报记者 齐 慧

随着高铁技术走向成熟,机车生产达到规模化和产业化,价格进入合理范围,再加上国家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不必担心南车北车合并后出现垄断。确定合并之后,两家企业应尽快优势互补,统一技术路线、品牌标识等,打造一个更有口碑、更加闪亮的高铁新品牌

2014年12月30日,万众瞩目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方案公布。合并采取南车吸收合并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后新公司中文名称拟更改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中国中车”。

合并消息发布之后,公众最先关注的是股票市场。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来,南北车合并是重大利好。自去年12月31日复牌以来,南北车股价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业内人士分析,预计复牌初期的购买力仍将继续,上涨趋势还会延续。

可也有人担心,两个“巨无霸”的合并会不会形成垄断?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铁和轨道装备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北车、中国南车进入快速发展期。两家企业不仅包揽了国内所有动车组制造市场,还有80%以上的货运列车以及大部分地铁车辆制造市场份额。

在高铁动车组方面,两家企业都能生产运营时速380公里的CRH380系列高速动车组,至今已安全运营超过4亿公里。

在海外,两家企业凭借可靠的技术、成熟的国内运营经验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产品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实南北车原是一家。2000年,南北车的前身——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公司”),与原铁道部所属的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通信信号总公司全部完成与原铁道部的脱钩。

由于担心中车公司会造成“垄断”,2000年9月,经批准,中车公司又一举分拆为两家国有独资大型集团公司——南车和北车,并划归国资委管理。南车、北车两大集团由此成为竞争对手。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研究员孙章认为,当初分立,是为推动国企改革、解决激发企业竞争活力这一主要问题。

当时,两家公司在技术上都还不成熟。正是通过14年的竞争发展,形成了各自的技术路线和竞争优势。从2014年的动车组生产订单招标可以看出,两家公司各有所长,中国南车中标250公里时速的动车组居多,北车则在高寒高铁方面更具优势。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拥有了高铁的技术优势和成熟的运营经验,中国高铁已进入“走出去”与国际轨道交通企业同台竞争的新阶段,面临的是如何发挥中国高铁整体实力、打响中国高铁品牌、输出中国标准的问题,这时需要让两个企业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统一技术路线。因此合并是正确的选择。

专家认为,不用担心会形成新的垄断,现在高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机车生产已经达到规模化和产业化,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价格已经进入合理范围。此外,还有国家相关部门监管,不会发生垄断问题。专家建议,等一切程序走完,确定合并之后,两家企业应尽快优势互补,统一技术路线,统一品牌标识等,打造一个更有口碑、更闪亮的“中国高铁”品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