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终于正式通水。这条从丹江口水库蜿蜒至京津地区的调水路,为何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这项世纪工程到底难在哪儿?
“南水北调中线全程自流,千里调水,落差不到100米。”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总工程师沈凤生说。为了实现全程自流,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沿途修建了无数的常规水库、泵站和水闸,还建设了许多大流量泵站、超长超大的输水隧洞,以及世界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沙河渡槽。然而,在南水北上至郑州时,一条黄河横亘于前,将向北的通道拦腰截断。南来之水如何穿越黄河继续北上?
南水北调工程中规模最大、单项工期最长、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复杂的交叉建筑物——穿黄隧洞就此诞生。黄河从南岸到北岸,深度不同、地形变化较多,这条穿黄隧洞如何掘进?沙质的土壤结构,巨大的水压,即使挖好隧洞,如何防止渗水漏水?
盾构机带着近9米的圆形刀盘在黄河底部穿行了720个日夜,掘进了4250米。旋转的刀盘就像剃须刀刮胡子一样破土开疆,后面的千斤顶顶着衬砌好的混凝土向前推进,圆柱体组件的护盾承受着周围土层和地下水压。而排土、衬砌、壁后灌浆等作业在护盾的掩护下进行。当盾构机终于到达邙山隧洞出口,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全线贯通。北调之水穿越隧洞,在黄河底下顺畅北上,与东流的黄河水构建出十字交叉的奇观,延续“江水不犯河水”的千古传说。
同样,丹江口大坝的加高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遇到的世界级难题,工程自2005年9月开工以来就备受关注。要在40年前建成的混凝土坝体上贴坡加厚、加高,如何让新老混凝土更好地结合,达到“血肉相连”?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贴坡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难度大,再加上要保证安全度汛,贴坡混凝土及溢流坝的加高不能全年施工,只能在低温季节和枯水期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说。为保大坝强度,建设者攻克重重技术障碍和施工制约,浇筑混凝土5年保持一个温度。
2010年3月31日,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入仓,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混凝土坝段最后一个坝段加高到176.6米设计高程,至此,丹江口大坝需要加高的54个坝段全部加高到顶。
当北方人民喝上甘洌的南来之水时,南水北调中线沿线34万移民已经告别故土,开始建设新家园。随着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水库淹没面积扩大。湖北省十堰市5个县市区18万多人口,以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16万多人口必须搬迁。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大迁徙”,其强度之大、速度之快,在世界水利史上几无前例。
人们眼含热泪,拜别先人,赶着鸡鸭猪羊,扛着锅碗桌椅,辞别故土。短短3年内,庞大艰巨的搬迁和安置任务提前完成,并且做到了“不伤、不亡、不漏一人”,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