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大胆试、大胆闯。梳理今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历程,“行”字贯穿始终,3条主线清晰可见——以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为抓手,改革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坚持多边贸易和自贸区“两个轮子”一起转,推动完善全球贸易管理体制;加快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体制。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一方面,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中,不确定性和风险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处于换挡期和转型期,深化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挑战和机遇,唯有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向,通过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再创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红利。
令人欣慰的是,以上海自贸区为载体的一系列深化改革探索不断“落地生根”: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已基本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正有效运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也已初步形成……这些改革创新成果的复制、推广,为全国范围内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
深学之,笃行之。越是发展,就越要加快开放。如果说中国第一阶段的对外开放是利用了经济全球化机遇参与国际分工,重在参与别国创造的机会,那么在新一阶段的对外开放中,中国需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为自己及世界创造出更多的发展商机。
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也是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仍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从这个意义上看,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对外开放,已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必须这么做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扩大对外开放本身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旨在提升我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培育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事实上,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开放已不仅仅是“自家的事”,中国经济实现“新常态”下稳定增长,将有利于重塑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不仅惠及中国人民,也将惠及全世界。 文/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