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坚持合作精神,继续加强团结,照顾彼此关切,深化务实合作,携手为各国经济谋求增长,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动力。我们应该坚持共赢精神,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做到惠本国、利天下,推动走出一条大国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路子。
——摘自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的讲话
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大家庭,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符合所有成员共同利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亚太经济体需要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摘自习近平主席在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开幕辞
开放与改革相伴而生、相互促进。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在国际市场汪洋大海中搏击风浪,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摘自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如果说2013年是中国新一届政府外交的开局年,2014年毫无疑问就是布局年。2014年,国家领导人出访活动比2013年明显增多,外交活动范围也明显扩大,行程遍及各大洲,而且每次出访的行程都高度密集,“双边+多边”的出访模式扩大了中国与世界各国领导人之间的最高层交往。此外,中国还接待了到访的各国政要数百人次。可以说,2014年,中国外交极其活跃,全方位外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2014年的积极拓展和整体推进,中国经济外交布局基本形成了立足周边、辐射全球的“三位一体”结构。
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亚洲互联互通为基础,悉心经略周边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第一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3日,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迅速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回应,进而成为中国经济外交中具有引领作用的大战略、大手笔和路线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65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构想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稳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北京APEC期间召开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是相融相近、相辅相成的。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并提出了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将周边国家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目前,中方制定的“一带一路”规划基本成形,这一框架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今后,中国新增对外援助资金也将主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周边国家倾斜,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自贸区建设将进一步提速。可以说,2014年,从中国领导人对周边国家频繁访问,到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成功举行,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约,到丝路基金的设立,“一带一路”建设稳扎稳打,已经进入务实合作阶段。
以推动自贸区建设为战略支点,加强同亚太地区、金砖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
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并未放松,发达国家正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来构筑新的贸易壁垒。在此形势下,中国积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全球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在今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坚定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发展中的主导地位。11月,习近平主席在布里斯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时呼吁G20要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推动各种自由贸易协定的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避免市场分割和贸易体系分化。在区域层面,中国积极促成启动亚太自贸区谈判进程,并在今年的APEC峰会期间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中国继续支持东盟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贸区谈判也于今年重启;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制定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的行动计划,并确定了以发展自贸区为方向的合作;随着今年肯尼亚自贸区的启动,非洲自贸区建设将成为未来中非经贸合作新的亮点。截至年底,中国已签署的自贸协定达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仍在谈判的自贸协定还有6个,涉及21个国家和地区。
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创新,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旧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在今年G20领导人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加快并切实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为此,中国作出了令人瞩目的努力。金砖银行及应急储备机制、丝路基金的建立以及亚投行的成立,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增加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多元性,从外部推动现行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改革。2014年,中国还通过与俄罗斯、英国、韩国、加拿大、阿根廷、马来西亚等国签订本币结算或双边货币互换等协议,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有力地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改革,进而对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为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