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原有银行储户的另一大低风险投资品种,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热衷于“存款转理财”。数据显示,2014上半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12.65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23.54%。
在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的资产中,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收益率通常高于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标准化债权资产,因此成为提升单款理财产品或银行理财“资金池”投资回报的重要利器。不过,8号文对单家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设置了两条“红线”,要求任何时点不得超过理财总规模的35%以及银行总资产的4%。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这种标准化债权资产成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有力替代者,其规模占比从2013年末的0.16%提升至2014上半年末的0.24%。
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资产中,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和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规模占比将继续此消彼长。但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保证理财产品具备价格竞争力的重要工具,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对其替代效应还不可能大范围提速,因此2015年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规模占比保持在15%至20%区间的可能性较大。
一些新的投资主题或投资品种值得关注。国有资产的改革重组将带来投资机会。随着国企改革政策的推进,预计明年国资股的并购重组之风将会更受关注。随着长期限净值化理财产品的逐渐增多,银行理财资金存在参与一些优质国有资产改革与转型的可能性。但国企改革进程是风险所在,对于股权投资来说,能否顺利上市并使投资者顺利退出是关键。此外,优先股的开放也会给银行理财产品带来稳定收益,此类新型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优先股的发行企业通常为大型上市企业,股息率预计普遍在6%至7%之间,这些企业的违约可能性较低。
不过,5万元的起点使得众多在此投资门槛之下的客户无法享受银行理财产品带来的高于存款利率的收益,而这部分投资者更需要理财以达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起点类型分布来看,2013年一季度至2014年三季度,投资起点位于5万至10万元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占比呈逐步上升态势,从70%左右提升至76%。由此可见,低净值客户的理财需求与高端客户相比更加旺盛。
银行理财产品门槛挡住了大部分草根投资者,但这一庞大的市场必然被其它机构所占领。余额宝的问世点燃了我国互联网理财市场。除了嫁接货币基金的各种“宝”类产品外,P2P网络借贷也成了近年来的热门投资品种,但其风险不可低估。
互联网理财的崛起对银行理财产品有所触动。当前部分银行通过建立直销银行来打造互联网综合理财平台,此类平台既提供存款、汇兑等传统银行业务,也代销基金、保险、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其中银行系“宝”类产品是与互联网金融直接竞争的利器。
2014年还出现了草根金融解决银行理财产品门槛问题的案例。一些初创型公司利用互联网推出了1元团购理财产品的平台,这类网站多采用委托投资的模式来绕开监管政策,但从本质上看它们依然违背了“投资门槛不得低于5万元”以及“首次风险评估须面签”的监管规定,有打政策擦边球之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