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创 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更多的创意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 沈 慧

5506元!

“这是首笔收入,同个人直接相关的成本测算:7个月的全职投入,北京公司放弃控股全部退出,武汉公司剥离,两块主营业务收入流水减少220万元……涅槃重生不是一句浪漫的口号。”2014年3月21日,对着武汉创客空间的第一桶金,老晏拍下照片分享到朋友圈中,写下上述文字。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空间,是为创客们提供知识分享、创意交流、协同创造以及融资创业为主的非盈利组织。”老晏向记者简单介绍。

创客老晏,全名晏文临,与武汉创客空间误打误撞结缘前,他的身份是北京极速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和武汉迈尔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3月,武汉创客空间发起人找到老晏,希望他提供一个免费的创客空间场所。一个星期后武汉创客空间成立,老晏不仅贡献了免费的场所,还捐赠了5万元的启动资金。

令老晏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偶然结缘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013年12月,支付装修、购买设备、值班员工资等后,启动资金很快见底,募集资金迟迟没有动静,武汉创客空间濒临生死存亡边缘,其他创始人纷纷离开。

如何改变创客空间“朝不保夕”的困境?老晏提出,“坚守公益底线的同时变输血为造血,开拓运营模式,自给自足,所得利润一小部分支持创客空间,绝大部分分享给付出劳动的成员”。

倔强的老晏开始孤注一掷:瞒着家人放弃每年盈利不菲的北京公司的股权;将武汉公司一些赚钱的业务外包剥离出去;倾尽积蓄成立武汉创客空间信息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武汉创客空间的后盾;规划武汉创客空间“三大计划”——技术兑现+创客公社+创客摇篮。

“所谓技术兑现,即牵线搭桥让有技术和技能的创客在业余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获取报酬;创客公社,就是为创客提供免费场地和工具,支持其从事小额生意;对于那些有前景可实施的创客项目,创客摇篮计划则重点进行孵化,帮助创客组团队、找资金,然后将产品推向市场。”谈起自己的摸索,老晏信心满满。

但现实总比电视剧来得精彩。很快,两笔定期存款又折腾个精光,公司业务呆账达到22万元,一直追随自己的几个部下陆续动摇并离开。或许上天有所眷顾,今年年初武汉创客空间终于接到了开张来的第一件单子:吴家山中学委托将一件发明变为实物。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接着,一切似乎顺利了起来。“截至目前,凭借技术兑现计划,我们的营业额突破了百万,维持生存已不是问题。”老晏冲着记者憨厚地笑了。

更令他开心的是,在前不久武汉的光博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学生沈鹏在创客空间的创客项目一举摘下“光博会数字家庭金凤凰2014年度创新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