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创 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纳百川 人才为先
本报记者 佘惠敏

①贺泓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实验。②赖远明在野外考察。③朱日祥(左二)在伊朗野外考察。(资料图片)④王贻芳在实验室。⑤周忠和院士在办公室为学生们讲解古生物化石。本报记者 佘惠敏摄

20年前,青黄不接,人才断层;20年后,群星闪耀,后继有人。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实施20年,引进培养优秀人才2145人,培养出一批国际一流的优秀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开启了我国科技人才引进先河的“百人计划”,为什么可以成为人才“吸金石”?请看《经济日报》记者发回的报道。

先行探索

不拘一格揽人才

作为1994年度首批“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的经历非常典型。

“我在国内读完博士后才出国做研究,去的是法国的实验室,人家实验室里每一样设备都是我没有见过的。”这样的震撼让朱日祥产生了一个心愿,那就是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室。

这个愿望后来变成了现实。几年后,朱日祥入选“百人计划”,获得200万元资金支持。“20年前的200万是个天文数字,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建造了国际一流的平台。这样的实验室,我们的前辈想做是做不到的,因为国家的条件和国力不允许。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几篇文章,这并不是我最自豪的地方;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了让外国人羡慕的实验平台,这是我最自豪的。我相信中国今天的科研条件,完全可以做世界最前沿的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像朱日祥一样被这个计划吸引的学者还有不少。那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层次人才年龄结构偏大,“人才断层”现象凸显。1994年,中科院研究员的平均年龄55岁,“代际转移”迫在眉睫。与此同时,80年代的“出国潮”导致大批优秀人才滞留海外,能否吸引他们回国成为我国人才队伍持续发展的关键。

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周光召指出,“现在的这一代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关键的一代”。中科院党组启动了一系列加快优秀青年人才成长的政策和措施,1994年开始推出的“百人计划”就是其中的拳头产品,旨在到二十世纪末吸引百余名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一批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

1994至1997年的起步探索阶段中,在经费紧张、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中科院从事业费中挤出专款,给予每位入选者100万至2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并设立特殊津贴,适当提高人才待遇。在遴选过程中,坚持公开招聘、按需引进、择优选拔,并通过定期检查和考核等方式加强管理。

“1994年‘百人计划’推出时,条件优厚到我都想申请。院里说你已经是人才了,就别申请了。”回忆起当时“百人计划”带来的轰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2年后他升任中科院副院长,分管“百人计划”,才终于与之结缘。“1994年‘百人计划’首批招聘到位的12人,3年后答辩时,全部拿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作为我国最早启动的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计划,“百人计划”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改革探索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百人计划”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陆续启动了一系列人才计划,很多都借鉴和参考了“百人计划”的经验和做法。

同心耕耘 后继有人跨世纪

“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在海外华人中影响很大,希望‘百人计划’能帮助更多青年学者实现创新梦想。”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永官是2001年度“百人计划”入选者,在海外学习工作的8年中,他经常看到中科院的“百人计划”招聘广告。在澳大利亚工作期间,他向中科院工作人员透露了想回国工作的意愿,很快就收到了当时分管“百人计划”的副院长白春礼的邀请信。

“中科院的‘百人计划’非常务实,而且符合人才发展规律。”2001年入选,2002年回国,朱永官一直感谢“百人计划”的支持。“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入选者绝大部分是成长中的学者,年纪比较轻,35岁左右的比较多,有做科研的能力,但缺乏带团队的经验。中科院的经费和宽松环境,让‘百人计划’入选者能尽快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经过3到5年发展,就能建立较完整的研究队伍。”

1998年至2010年,在跨越世纪的这十几年中,“百人计划”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百人计划”得到财政部专项经费支持,引才力度和规模进一步加大。同时,为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按照时任院长路甬祥优化和调整“百人计划”定位和管理的要求,“百人计划”进一步拓展内涵和形式,设立“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引进全职回国工作的海外优秀人才;设立“海外知名学者”计划,吸引短期来华工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设立国内“百人计划”、项目“百人计划”、自筹“百人计划”等,逐步形成适应不同科研活动人才需求、引才引智相结合的人才计划体系。

在“百人计划”开始启动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学术界青黄不接,年轻的科技带头人寥寥无几,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而在“百人计划”实施20年后,年轻的科技带头人越来越多,后继无人变成了“后继有人”。

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百人计划”共引进培养优秀人才2145人,入选时平均年龄约37岁。中科院研究员的平均年龄也从1994年的55岁降至如今的46岁。

“百人计划”让一批优秀人才成长为新世纪科技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二十年间,“百人计划”入选者中走出了28位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走出了52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培养了一大批担任“973”、“863”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更为重要的是,“百人计划”是一个开放的人才计划,它并不局限于中科院内部,而是为国家培养和输出了李家洋、王恩哥、张杰、薛其坤、曹健林等一批批创新人才和战略科学家。

着眼长远 革故鼎新建高地

海外学者考虑是否归国时,最大顾虑是什么?是做不出像以往一样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了让“百人计划”入选者尽快适应国内情况,尽快投入科研,中科院做过很多工作。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是2010年“百人计划”入选者。回国后,他很快创立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得益于中科院开放自由相互合作的气氛,我们在黑洞研究中领先了一小步。”他说。

科学家们认为在遥远星系中闪耀的X射线极亮天体中往往存在一个黑洞,但如何确定该黑洞质量是个世界性难题。刘继峰团队首次对这种黑洞进行了成功测量,这也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这类黑洞唯一成功的测量。研究成果发表在2013年11月2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被审稿人称为“夺取了这个领域的圣杯”。

“事实证明,海外研究人员回国后做不了科研的说法是片面的。”刘继峰说,“祝愿‘百人计划’越办越好,让更多科技工作者与祖国一起成长。”

二十年间,“百人计划”入选者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在2005-2013年两院院士评选出的92项年度国内十大科技进展中,“百人计划”入选者有13项成果入选,占全国的14.1%。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铁基高温超导项目研究团队,5位主要完成人中有2位是“百人计划”入选者。IPS细胞全能性证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发现和中微子第三种震荡模式发现等由“百人计划”入选者领衔完成的重大原创成果都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汤森路透2014年公布的最近11年前1%高被引论文中,共有24名“百人计划”入选者名列其中,分别占中科院的52.2%和全国的17.9%。

“百人计划”二十年的探索实践,有哪些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坚持?现任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主要有四条经验: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既为入选者提供启动经费,帮助组建科研团队,也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二是坚持高标准和按需引进,建立严格规范的专家评审机制和公示制度。三是坚持遵循规律、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改进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人才支持政策和评价模式。四是充分发挥院所两级积极性,建立“所自主决策,院择优支持”机制,赋予研究所更大的用人自主权。

未来的“新百人计划”将有哪些改变?白春礼表示,“百人计划”将在政策和机制上继续进行改革探索,实施“新百人计划”,重点支持科技帅才、技术英才和青年俊才的引进培养。“我们将以实施‘新百人计划’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人才强院战略,加大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整合现有各类人才计划,改革薪酬体系和绩效考评办法,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升研究队伍的国际化比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