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一门心思赚门票、赚票房、赚增加值,不如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讲一个好故事。
在最近举办的第二届中俄文化论坛上,俄罗斯博物馆负责人亮出两个数据:一是俄罗斯目前拥有超过2000所博物馆,二是博物馆是俄罗斯拜访率最高的文化机构。俄罗斯民众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值得我们思考,对当下我们该如何促进文化发展也有所启示。
我国也有大约2000所博物馆,但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就显得单薄了。即便如此,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博物馆被调侃成“该进博物馆的博物馆”,终日门庭冷落。大多数民营博物馆的生存境况更加窘迫,如果没有财政支持,恐怕很多已经闭门歇业了。
人们在博物馆中想看到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两样东西十分重要,一是值得一看的藏品,另外是与藏品有关的故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博物馆并不乏丰富的藏品和优秀的硬件设施,但令人遗憾的是,藏品与现代观众之间并没有一条合适的纽带连接,这条纽带就是故事。
“武侯”是成都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如果用“武侯”讲《三国》的故事,那么武侯祠的定位就不只停留在观光胜地的层面;北京有所匾额博物馆,来看匾的人大部分都是喜爱书法的行家,如果用匾额来讲故事,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古老的匾额就会焕发持久的生命力,相信关注它的人会更多;北京汽车博物馆也有许多可以讲的故事,把“车”作为载体,“汽车”可以讲述世界汽车工业百年发展历程所带来的科技文明进步、产业发展、技术变革等等背后的故事,同时也可以注重传播科学与人文思想,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致力于成为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体验科学、启迪创新的参观平台和学习平台。
笔者联想到两件和博物馆无关却与故事有关的事情。在索契冬奥会赛场上,15岁小将利普尼茨卡娅选用《辛德勒名单》中的插曲作为配乐,用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讲述了一段无比沉痛的历史,那一袭红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影片中从黑白色调废墟中走出的那位红裙女孩。还有在网络上感动了无数人的俄罗斯女孩的沙画表演,她用强调技巧和趣味性的沙画讲述了一个二战背景下的故事:两个年轻人相爱,小伙上了战场牺牲了,姑娘一辈子都在想念她的爱人……通过绘画的方式述说一段历史,直指人心、催人泪下。
无论博物馆还是影视、图书、动漫、旅游,缺乏好故事是共同的软肋。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还可以讲述许许多多当下和未来的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中国人民努力追梦、圆梦的道路上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值得去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几组数字决定的,与其一门心思地赚门票、赚票房、赚增加值,不如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讲述一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