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人去哪儿了
□ 姜 范

找回了感人,相信也会找到通往经典的路径。

看过多次舞狮,在湖北恩施一个山村里看到的印象最深。一块几十平方米大小的空地就是舞台,两个摞在一起的方桌就是道具。两个演员身着家常衣服,脚踩黄色胶鞋,个头是一高一低。狮子的头是用红布简单包裹的木制骨架,狮身是一条蓝白相间的大格子床单,逗引狮子的是清洁用的拖把。人和狮子在方桌上灵活地下跳上钻下,互相戏耍,时而威风凛凛,时而诙谐幽默,田间劳作的动作也被带进表演之中,又新颖又风趣。这不过是他们农闲时候的自娱自乐,却带来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活泼泼的生命力,令村民和观众开怀。

记忆中还有一支独舞,名字叫《草原母亲》。女演员并不出名,也不算年轻,身材甚至有一点发福。母亲在草原的银色月光中起舞,她轻柔地捧着婴孩,百般爱抚呵护,想要给予孩子全部的爱和保护。她又小心翼翼地托起婴儿,让婴儿感受草原的清风抚摸脚下的绿草,希望她的宝贝能像草原的雄鹰一样展翅飞翔经历风雨。慈爱、温馨、憧憬、担忧、欣慰,如此丰富细腻的感情,尽在演员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

大山深处的土地和繁华都市的舞台不能比,无师自通的农民和专业训练的舞蹈演员不能比,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把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喜悦给了观众,他们的忘我和投入也打动了观众的心。

那些隆重得多华丽得多的演出,却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了。文化投入增加了,科技手段引进了,演出的硬件迅速高端大气上档次。舞台变智能了,服装道具更讲究了,演员条件越来越好了,技术难度越来越高了,演出效果也越来越美了。可惜,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缺了点共鸣,少了点回味。如果拿舞狮农民和草原母亲做镜子,那些能够长久地留在记忆中的,恐怕不是华美的视觉冲击不是高难的技术技巧,而是可以与人心灵沟通的真诚。可惜,那些拨动心弦打动人心的力量,被光鲜夺目的视觉效果挤到了舞台的边缘,甚至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感情的传达。感人无处不在。那些来自真实生活的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人物,各地评选出来的“好人”,各种凡人善举,这些不加修饰没有表演的真善美,赢得了万千观众的鲜花和赞美。生活中并不缺少感动,人们也需要感动,经由艺术家体验并传达出的作品却缺乏感人的力量,这不仅是遗憾,还是失职。

感人都去哪儿了?商业的侵蚀让感人走了形变了味。不知不觉中,“制作”和“消费”成了主题词。

市场喜欢怎样的故事、人物,就创造出怎样的人物故事,并加以类型化概念化的加工,如此“制作”出来的情感,就有可能被市场接受进而被消费。销售环节更是习惯看市场的脸色。制造各种噱头炒作,好名声坏名声统统拿来,宣发是王婆卖瓜式的表扬和自我表扬,批评家都是来送花篮的,变着花样挖掘着赞美的词汇。演员也习惯于逢场作戏,就像穿着皇帝的新装,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演了部烂片,更不想得罪导演制片人断了自己的财路。去看影评剧评找个参考,又时常被水军忽悠。在诱人又亲切的销售攻势下,烂片也能卖座。

如果再狗血的情节都有人不离不弃,谁还愿意精耕细作?十年前汽车市场开始井喷,装上四个轮子就能赚钱,谁还会去砸大钱冒风险闷头搞研发?仅把文化当做生意,投入产出比就是最自然不过的选择。如此一来,数量可以快速膨胀,优质内容的增长却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忽视了精神属性和社会效益的制作和消费,必然是有量无质,有了钱却忘了文化的“本”。

找回了感人,相信也会找到通往经典的路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