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国 防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在军事防护医学高地
——记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级研究员王德文
本报记者 李争平

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的日子。几十名曾参加核试验生物效应研究的科学家,聚首军事医学科学院,回忆峥嵘岁月,抒发戈壁情怀。他们中76岁的王德文研究员,是唯一全程参加历次核试验生物效应研究的医学专家,至今还带领科研团队在新武器效应与防护研究领域不懈跋涉。

王德文清楚地记得,1964年4月30日,当他接到参加我国第一次核试验生物效应研究的命令时,一股热血冲向头顶:“这是党对我的极大信任啊!”10月16日,当蘑菇云在大漠戈壁腾空而起的时候,他和同事们在老科学家刘雪桐的带领下,不顾核爆炸产生的100多种放射性核素对健康和生命构成的极大威胁,深入核爆现场回收试验动物,展开生物效应研究。从此,他的生命就与我国防原医学研究事业紧紧连在一起。

在历次核试验中,王德文都义无反顾深入试验场区。担任病理分队队长后,更是身先士卒闯爆心,把最危险的工作抢在手里。在那次最大当量的核爆炸后,大家在地表温度最高达82摄氏度的戈壁滩,昼夜不停地对大量实验动物进行剖检。任务终于完成了,但王德文总觉得还有新的病变未被发现。趁着夜色,他只身悄悄回到动物掩埋场,扒出腐臭的动物尸体,就地进行更精细的剖检。接下来,王德文和团队对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核爆炸对人体的伤害不是传统的4种而是6种,对核武器防护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30多年的防原医学研究中,王德文带领团队首先发现和提出核爆炸光辐射所致特殊部位烧伤规律和特点;提出地下核爆炸震动伤是不同于冲、烧、放伤的种类,并首先阐明其致伤范围、量效关系、临床病理特点和发生机理,研究出单兵与集体防护措施;首次完成核爆炸电磁脉冲致伤效应规律研究,使我国核防护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常年大量“吞吃”核辐射,王德文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白细胞数量曾降到只有正常人的20%。1996年,我国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老朋友们劝他,搞军事医学研究成果保密,无名无利,正好趁机转向民用医学,凭实力威望,一定能开出一片新天地。王德文不为所动:“我们是在党旗下发过誓的,一辈子都不能忘记使命!”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几场局部战争中大量出现的高新技术武器,引起王德文的警醒。他牵头组建了全军高技术武器生物效应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对高新技术武器的致伤规律和防护展开全面研究。此后的20年里,他们对百余项新武器杀伤规律进行全面研究,提出防护措施办法,研制防护药品,显著提高了我军医学防护和救治水平。

今年5月17日,全国科技活动周会场上,“恐怖袭击应急救援”科普展被安排在最显眼位置。“老伙计,十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原主任刘耀,拉着王德文的手感慨地说。从2003年起,他们就一起开展国家反恐爆炸科研管理工作,先后出版《恐怖袭击应急救援》和《反恐应急救援》专著,在国家反恐维稳中作出重要贡献。王德文团队还完成了公安和武警系统近百项武器装备损伤效能评估,为新武器的改进定型、鉴定列装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军52年来,王德文和团队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重大奖项80多个,总后勤部党委给他们荣立集体一等功。

踏入军事医学防护领域那天起,王德文就梦想建立一座军事医学博物馆,既提醒世人警惕战争,又能为相关研究积累资料。为了实现这个梦想,50多年来,他时刻不忘收集标本、实物和研究资料,目前已达4000多件。令他欣慰的是,经有关部门批准,世界最大、内容最全的国家级军事医学博物馆,已经开工建设,他的梦想即将实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