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开一个矿 造一片林 留一片绿
本报记者 罗 霄 通讯员 张 健

初到内蒙古霍林郭勒的人很难想象,这座现代化工业城市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矿区生态保护比翼双飞,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据统计,霍林郭勒市露天煤田长60公里,宽9公里,面积540平方公里,已探明煤炭储量129亿吨,相当于大同煤矿的4倍,是全国13个煤炭基地之一。

煤矿开采区在为城市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矿区环境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几任霍林郭勒市委、政府领导共同的目标和承诺。

建矿30多年来,霍林郭勒市累计采煤1.5亿吨,排土量5亿余立方米。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煤粉尘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也是矿山治理的重要内容。

面对煤矿粉尘污染,近年来,该市环保部门从源头抓起,在各个矿区均要求装置除尘和密封设备。

记者走访当地多家煤矿企业,看到这样的景象:煤炭从矿区采出,直接进入全封闭的传输带,然后进入全封闭的洗选煤装置,最后进入封闭筒藏设备储存待运,整个生产过程是全封闭运行的过程。

“我们这里虽然是矿区,但一般是看不到煤的,通过全封闭运行,基本上实现了矿区无粉尘污染。”在霍林河露天煤矿南采区,1415号电镐司机海成洋说。

从“煤尘满天飞、煤屑满地撒”,到“煤矿不见煤”,折射出霍林郭勒市矿区环境的改善。

在此基础上,该市把矿山、矿区整治的触角延伸到了运输与存储的各个环节。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当地所有参与煤炭运输的车辆均须使用防尘网将煤炭封闭运输,而在电厂等用煤单位,煤炭储存均要筒藏,所有临时堆放点都要喷洒防尘剂和设置防风抑尘墙。

根据市里要求,煤炭从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都要在全封闭中运行,切实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

针对露天矿开采过程对生态破坏的情况,霍林郭勒市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积极与各家煤矿企业紧密配合,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全面改善矿区环境。

在古城露天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采区,记者看到该采区在采掘排土过程中,先将地表熟土另外堆放,等地下生土挖掘出来堆放在排土场后,再用地表熟土覆盖,随后用足够厚的腐殖土覆盖地表熟土,最后种植草木,进行防水固土。公司副总经理李志伟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方法,排土场植被恢复快,基本上可避免因采掘造成的生态大规模破坏。公司自2007年起,通过组建专业绿化队伍,实行边开采、边复垦的方法,在排土场栽植杨树、榆树、苜蓿、沙棘等品种,矿山植被复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8年来,累计投入800多万元,绿化复垦面积4500亩。

霍林郭勒市副市长郭天宝介绍说,从1993年开始,当地举全市之力启动实施“一退三还”、“矿山地质治理”等工程,针对规划治理区已被破坏现状及发展趋势,采取整体优化,合理布局;区域分异,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循环再生的治理方案,将矿山生产区建设成为全新的林、草、矿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目前,全市累计完成矿山治理面积1.88万余亩,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治理区呈现出天蓝、草绿、水清、树茂的美丽景象,实现了开一个矿、造一片林、留一片绿的目标。

为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开展,霍林郭勒市依托“造绿、造地、造园、造城”四项工程,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整理、城镇化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建立矿山治理长效机制紧密结合,筹资10亿元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矿山复垦2700亩,地质环境治理9200亩,植树造林1500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