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郝 博

创新是保持一国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力量源泉,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微观基石。创新具有多种类型,按照创新对象可以分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模式创新等,按照创新途径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和模仿创新等。企业自主创新是指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创新研发资源,相对独立地进行研发和其他创新活动。企业自主创新既包含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也包含新市场的开拓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建立。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波动,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企业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自主创新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长期生存发展的关键。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成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企业通过模仿复制获得成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伴随着国内技术实力的积累,引进作为技术转移渠道的技术溢出效应正在减弱,自主创新日益成为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要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不同企业的比较优势,坚持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营造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一,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企业的盈利性和市场的竞争性决定了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内在需求,企业也具备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并获得经济效益的运行机制。同时,创新是企业参与外部竞争的重要途径,企业对于通过自主创新谋求生存和发展有着迫切需求。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不突出,创新资源仍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供给模式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部分具备经济效益的创新成果由于技术转移机制不健全未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要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新型科研机构,支持企业建立自有研发中心,提供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企业创新服务平台,从而加快实现创新资源和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创新体系。

第二,发挥不同企业的比较优势。企业规模和市场力量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大企业和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各具优势。一方面,大企业拥有充裕的资本进行研发投资、多元化的业务和项目实现风险分散、一定的市场力量来获取创新的经济收益,是创新的重要领导者。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内部架构简单,市场反应迅速,机动灵活性强,在进入具备成本低、资本密集度低等特征的产业中创新份额较大,是创新的重要变革力量。因此,要“抓大促小”、“扬长避短”,发挥大型企业创新带动作用,增强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各类企业自主创新。

第三,坚持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要求企业在市场化机制中进行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通过市场化渠道发挥创新促进作用。企业要完善公司治理、优化契约设计、重视企业家精神,充分利用资本、产权、经理人和劳动力等市场进行要素配置。同时,政府的职能重心要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和提供公共服务,要注重发挥战略制定、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障价格信号机制的高效运行,通过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第四,营造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产权制度尚不完善,法治建设也不健全,这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因此,要大力深化改革,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方案,形成人尽其才、财尽其流、物尽其用的制度环境。要依法明晰产权关系,强化各类产权保护,推动人才要素自由流动;要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引进和输出并举;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进行金融创新,开发支持企业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要稳定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改进政策传导机制,放大政策拉动效应,通过行业开放、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采购和政策性金融等举措促进创新;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进市场主体间互信,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挥非正式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