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 10月23日,江西省龙南县渡江镇新埠村便民服务站,驻村代办员叶津君(左)正在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该县针对群众生产生活特点,推出“一站式”服务。 郭玉玲摄
右图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整合民政、新农保、农业、计生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职能岗位实行集中办公。 杨 翠摄
编者按 公共便民设施是为了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近期,本报编辑部接到许多读者来信反映,有些便民设施由于设置不合理,或者缺乏管理,并没有起到便民的作用,甚至沦为“摆设”。他们表示,公共便民设施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要让便民服务真正贴近百姓需求,从而拉近服务部门与百姓间的距离。
便民设施要加强管理
近年来,为体现服务为民的理念,许多单位都在对外服务窗口增加了便民设施,如老花镜、签字笔、阅报栏、饮水机等。这些设施不仅能为群众提供方便,体现人文关怀,也能提升窗口形象,是一件多赢的好事。但时间一长,一些便民设施就变得名不符实了:老花镜丢失、打气筒坏了、饮水机无水……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无外乎有些单位和部门把便民设施当成一项“形象工程”,流于形式,疏于维护和管理。有些部门和单位设置便民设施初期确实投入了很大精力,也想将其办好,但这是一项十分琐碎的工作,时间长了,就有些无暇顾及了。加上有些市民素质不高,损毁便民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时间久了,便民设施就变得不便民了。
便民设施虽是无偿的,但从中展示的服务细节,对于增强窗口形象、增加服务亲和力的作用却是无形的,便民设施如果成为“摆设”,窗口形象也会因此大打折扣。因此,便民设施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首先,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真正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完善便民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安排专人维护,定期检修、更换。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自觉维护便民设施,杜绝不文明行为。再次,出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山西省壶关县 秦凤鸣)
便民电话应强化监督
空号、无人接听、拨通后自动挂断……好不容易拨通了,得到的回答却是“不知道”“不清楚”。类似这样的现象,是许多便民电话常见的“毛病”。
便民电话是政府部门面对群众的一个有效通道,设立便民电话热线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使群众不用上门,通过电话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群众拨打便民电话,是基于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如果政府便民电话的回答对群众没有实际意义,甚至敷衍了事,必然会伤害到群众的热情,损伤政府公信力。
笔者认为,便民电话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必须真正便民,才能赢得民心,树立政府良好的形象。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加强内部监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改革便民电话的考核办法,加大民众考核的权重,给有关部门与责任人用上制度“紧箍咒”。要把便民电话“能接通”、“有记录”、“有汇报”、“有结果”等项目,作为相关部门或单位的考核指标,加强对便民电话的监督,对无效电话、无用电话要及时提醒和更新,以督促政府部门形成长效的服务机制,保证老百姓通过便民电话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只有这样,便民电话才能重新取得公众信任,进而越办越好。
(江苏省金坛市 印荣生)
农民期盼“办事不出村”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民搬进了楼房,过上有暖气、燃气、电话、宽带等现代化设施的生活。但是,相应的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许多农村社区内没有专门的网点,群众交个电话费、网费、有线电视费都需要跑到镇上或区县中心城区才能办,很不方便。
打通服务农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地方政府和部门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方面狠下功夫,创新服务举措。一要加强村级便民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整合资源打造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努力增强村级服务功能,将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权力和行政审批受理权限下放到村组。
二是开通村级电子商务平台。整合银行、通信、电力和供销社等部门功能,整合惠农补贴资金领取、农资购买、办理小额信贷、信息咨询等综合服务,做到证件村里办、信息村里查、农资村里订、费用村里交、补贴村里领、矛盾村里调,增强村级服务功能。作为主体的金融等部门要主动谋划,加大投入,增设网点和人员。有关农村社区则要积极配合,特别是在选择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服务网点落户建成。
三是充实基层服务力量。相关部门要对村干部加强政策、法律、技术、业务等方面的培训工作。扩大为农民服务面,提升为农民服务的效果,真正让广大农民“办事不出村”。
(江苏省东台市 朱 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