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 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剧来自编剧
□ 梁剑箫

“电影成本”的概念并非仅限于简单的投资数额,还涉及其他很多金钱无法计算的成本

从去年热映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国合伙人》,到今年的《小时代3:刺金时代》等,不少中小成本影片正成为一匹匹黑马,吸睛又吸金。投资不多的它们为何会超过大成本、大制作?

我认为,电影成本投入看似庞杂,实际都不离三点,即满足受众群喜好的电影剧本创作、导演技巧以及演员表演功力。此三者之紧密结合,成为影响电影成败的“三驾马车”。

剧本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主配角人选的确定、拍摄场地的选择、高科技手段(航拍、3D效果等)的介入、后期制作发行甚至广告投放,都以剧本内容为判断甄别电影能否获得市场青睐的源头。

电影的主创人员在策划拍摄一部影片前,都会聚于一处,从剧本的每个细节入手,进行市场预估,对电影上映后能否赢取票房作出初步判断。毫无疑问,这是并不可靠的主观判断。尽管每年权威部门都会及时公布最新的电影受众情况统计,以便电影从业者第一时间掌握主要受众的年龄层和文化水平等资料,设计出符合特定受众需求的电影剧本,不至于做赔本买卖。这依旧无法避免大量电影吃力不讨好的窘境。原因明显,简单的统计数据无法完全指出电影题材的未来走向,更不能展现观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偏爱哪种类型的影片。电影主创人员只能“摸着经验过河”,最直观的经验就是来自于对剧本的选择。

剧本和票房、资金挂上钩之后,就不是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了。它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会变得举足轻重,对时长本就有限、以分钟计算投入资金的电影来说更是如此。大到整体的故事结构,小到一场打戏、一句台词,都会被投资方、制片人、导演、编剧和文学统筹反复斟酌推敲,一改再改。剧本里某场战争戏是否推进了整体故事脉络的发展?是否值得拍摄?某个需要大量群众演员参与的群戏场面是否有必要?每一场戏的成本,在编剧写作时就已经伴随着他的灵感同呼吸共命运了。在票房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里,如何写出既扣人心弦新颖诱人又能避免大量财力的电影就成为每一个编剧梦寐以求的职业目标。

即使编剧妙笔生花,写出来满足上述种种要求的好剧本,依旧面临进一步挑战,即导演和演员对剧本的把握和拍摄功力。一个好的电影剧本如果缺乏好导演好演员的驾驭,未必会成为一部好片子,甚至会成为一部烂片。当年,《让子弹飞》红极一时,除了剧本自身独特的结构设置和经典的台词搭配,还有导演和演员对剧情的完美契合。导演须对剧本要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对带动全剧高潮的几个“大事件”精准把握,再指挥演员将故事的内涵、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精确演绎出来,才能算是对一部电影的真正收官。

缘此,“电影成本”的概念并非仅限于简单的投资数额,还涉及其他很多金钱无法计算的成本。中小成本电影在票房大战中赢得所谓“大手笔制作”也就不足为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